- 心脾积热型鹅口疮选方( )胃脘痛的病位主要在下列哪些脏腑( )1周岁时的小儿头围应为关于生理性体重下降,正确的说法是凉膈散
泻心导赤散
银翘散
六味地黄丸
清热泻脾散#胃心脾
胃肝脾#
胃脾大肠
胃脾小肠
胃脾
- 自言自语,喃喃不休,首尾不续,属于麻黄具有的功效是患者突发耳鸣,按之不减,多属《阴阳应象大论》"壮火散气",其气指的是错语
谵语
狂言
郑声
独语#宣肺平喘,利水消疮
宣肺平喘,通阳散结
宣肺平喘,化湿通淋
利水平喘
- 治疗风热咳嗽的首选方剂是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特征不包括治疗厌食脾运失健证的最佳方剂为下列哪些方可用于治疗胎动不安( )银翘散
桑菊饮#
杏苏散
金沸草散
清金化痰汤动作过多
手是蠕动#
注意力不集中
冲动任性
学习
- 急性。肾炎的治疗哪一项是正确的幼女淋病的临床特征是处理生理性黄疸最常用的方法是小儿麻痹症常见的传播途径是卧床休息8周以上
低蛋白饮食3周以上
无盐饮食至尿蛋白消失
应用抗生素7~10天,以消除残存感染#
红细胞
- 佝偻病初期表现为属于小儿肾病常见病因的是风痧流行的季节是桂枝芍药知母汤证的病因病机是头颅方大
烦躁夜啼#
脊柱后突
囟门迟闭#
纳呆多汗#禀赋不足#
久病体虚#
素体热盛
外邪入里#
情志不调春夏季节
夏秋季节
秋冬
- 两岁半女孩,筋骨痿弱,7岁。反复感冒,咳喘迁延不愈,唇口色淡,邪毒留恋
外感风寒,邪毒留恋围生期是小儿死亡率最高的时期
婴儿期是生长发育特别迅速的时期
出生后至1周岁为幼儿期#
小儿出生时体重约为3Kg
1周岁以后平均
- 11岁,血压正常,右肾区轻微叩击痛。尿常规:尿蛋白(±),镜检红细胞满视野/HP。患儿的祖父、大伯、父亲均有肾结石病史。确诊本病首选的检查是后世将"长沙"作为张仲景代称的起因是下列真武汤加减法中,号长沙
传言张仲
- 蛔虫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发病年龄多见风湿热的基本病变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中医学病证属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皮疹特点为1~3岁
2~5岁
3~10岁#
7~11岁
8~14岁炎症#
纤维素变
风湿小体#
纤维组织
- 阳虚身痛证出现背恶寒的机理是五苓散方哪味药用量错了儿童会说2~3个字的句子,自己上楼,最可能的年龄是重度低钾血症静脉补钾注意事项卫阳被遏,肌表失温
表气被遏,阳气不伸
津气受伤,表气不固
阳虚寒盛,凝于督脉#
以
- 患者胸闷心悸,咳喘气短,吐痰清稀,神疲自汗,舌淡唇紫,脉结代,宜诊为新生儿的保暖措施应除外血虚风燥型湿疹的症状有婴儿期的特点有肺气虚证
心气虚证
心脉痹阻证
心肺气虚证#
脾肺气虚证辐射式保暖床
热水袋
沐浴#
暖
- 哭声低怯无力。查体:局部皮肤硬,苍白肿亮,按之凹陷,食后作泻,神疲纳呆
泻下急迫,泻后痛减#
大便清稀夹有泡沫,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血行不利
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肝肾亏虚,兼感外邪#3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已基本完成
4岁
- 在炙甘草汤中,但除了患儿,6个月。因一次加食2个蛋黄而出现腹胀,舌质红,苔厚腻。调护时应注意蓄水与蓄血证的鉴别要点是解表#
畅行气血
温通阳气
与甘草配伍振奋心阳
与参、姜、枣配伍以复脉中之阳保持环境卫生
注意个
- 唇干赤裂,颈部臖核肿痛,大便秘结,数日不行,小儿的生长发育较婴儿期慢,但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但仍易于发病,非为通便,而为急下存阴。
- 遗尿肝经湿热证首选方剂是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患儿,喷嚏流涕,泪水汪汪,畏光羞明,大便不调。口腔两颊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舌质偏红,舌苔薄黄,结合患儿麻疹接触史及预防接种史,便不难诊断。证属邪犯肺卫,方选
- 不属于病理性黄疸的是女性,4岁半,查体:全身明显浮肿,尿少。入院前已10小时无尿,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舌苔腻,脉沉弦,拒乳哭闹,舌红苔黄
生后10~14天黄疸消退#
黄疸持续加深
黄疽退而复现龙胆泻肝汤
真武汤合小半夏
- 急进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应是小儿暑温又称夏季热少见于时行感冒的可用方剂有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新月体性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炎
膜性肾病
致密物沉积性肾炎暑风#
暑痉#
暑厥#
夏季热
大头瘟6月至1岁
1岁至2岁
2岁至3岁
- 《素问·经脉别论》认为"食气入胃"后,精气的输布途径是( )痄腮发病率较高的年龄阶段是新生儿血清IgG水平下列属于小儿咳嗽痰热壅肺证的证候有( )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浊气归心,涩精于脉#
上输
- 附子汤和真武汤中均有的药物是(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之"清湿"是指服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时需要治疗荨麻疹风热相搏证的方剂为附子#
获苓#
生姜
白术#
芍药#湿邪
风湿
痰湿
寒湿#
湿热开水渍之
- 湿热发黄证与寒湿发黄证的区别是( )一小儿,体格发育正常,身高90cm,体重14kg。乳牙20个,腕骨骨化中心4个,幼儿及幼童应为成人量的高热不退,烦闷躁扰,脉象弦数。方选前者黄色鲜明,后者黄色晦暗#
前者属热实证,后者
- 患儿4岁,患病日久,小便频数,面色苍黄,手足不温,眼睑微浮,苔薄腻,2岁,治宜健脾化痰,故选用十味温胆汤加减。
- 治疗阳明实证的主要治法是以下指标符合3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是( )急性肾衰竭透析的指征以下哪项是错误的桂枝新加汤证"身痛"的病机是通便泻热
和胃通腑
急下存阴
攻下实热#
消滞除满体重14kg#
身高85cm
牙齿16颗
- 喘促胸满,舌淡,脉弱。其治法是患儿男,2天前双下肢出现瘀斑、瘀点,血色鲜红。患儿有发热,化痰定喘
清肺涤痰,补肺固表
泻肺补肾,固摄纳气风热伤络
血热妄行#
阴虚火旺
肝火上炎
胃热炽盛1~12个月
1~24个月
1~36个月
- 小儿为“纯阳之体”的含义是: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下列哪一项免疫球蛋白/抗体缺陷为主者,占整个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小儿病易热化
小儿为有阳无阴之体
小儿为阳亢阴亏之
- 风疹护理,正确的是《灵枢·营卫生会》提到下焦之气循行经过的部位有( )小儿石淋肾阳亏虚型治法是"阳明病,谵语,发潮热",大便不通,小承气汤主之,和胃渗湿
温肾壮阳,通淋排石#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脉沉实
脉迟有力
脉滑
- 除了哪一例,水肿,毳毛多
指甲未达指尖
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耳壳软,发热2天伴轻咳。体检∶体温38.2度,拥抱反射仍存在。
幼儿23个月,现走得好,10个月,会叫"爸"、"妈",克氏征阴性,握持反射存在。
女孩4岁
- 11个月婴儿,头大,前额突出,前囟门大,肋骨串珠,血清钙、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苔薄白
舌淡红,苔少
舌红,苔白腻#
- 儿童时期哪个系统发育最迟12岁女孩,因反复患呼吸道感染,故注射丙种球蛋白,注射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追问病史,得知其患过过敏性鼻炎及类风湿关节炎,IgB0.04g/L,IgM200mgHg其可能诊断为目前我国流行的脑膜炎双球菌菌群
- 胎黄的常见分型有( )有关小儿遗尿描述正确的是犀地清络饮中用于涤痰开窍的药是( )四逆散的药物组成是湿热郁蒸#
胎热内传
寒湿阻滞#
气滞血瘀#
先天缺陷3周岁以上的小儿小便自遗
10周岁以下的儿童睡中小便自
- 猩红热需要注意鉴别的疾病是根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气味辛甘,其性能是下列哪些是根据季节和流行地区可选择接种的疫苗适用于IgA肾病下焦湿热证的中成药是麻疹#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过敏性紫癜发散而
- 治疗感冒夹惊时用银翘散加《痹论》心痹的证候应除外哪一项关于小儿脑发育和脊髓的发育,哪些是正确的4岁女孩,6天前咽痛发热1天,4天前再次发热,伴头痛、呕吐、肢体疼痛,今热稍退,但发现左下肢不能站立。查体:左下肢肌
- 《痿论》中的"胞络绝"指的是2岁小儿,前囟大小为1.5cm×2.0cm应考虑下列疾病,但除外硬肿症发病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哪项不是猩红热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胞宫络脉闭阻
心系拘急
心包络之脉不通#
膀胱经脉之气不通
以上均
- 葛根芩连汤证中的下利一证,最确当的病机是小儿易患脾胃病最主要的原因是下列条件能确诊尿路感染的是挺腹试验阳性说明太阳表邪不解,内迫阳明
湿热下注,大肠气滞
脾胃阳虚,水气内停
表证误下,邪热内结肠胃#
脾胃虚寒,
- 食积之乳食内积型可依情选用下面哪项不是脐风的临床症状∶血分证的病理是( )患儿14岁,女,平素午后潮热,手足心热,时有盗汗、近日来干咳无痰,口渴咽干,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疗首选方剂是消乳丸#
健脾丸
- 三甲复脉汤是在加减复脉汤中急性肾衰尿闭阶段液体入量如何控制是最适合的《幼幼新书》的作者是:《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方法去麻仁加牡蛎
去麻仁加山甲
加龟板、牡蛎、龙骨
加牡蛎、龟板、鳖甲#
加牡蛎、龟板
- 《温病条辨》中对湿温的治疗,除了提出忌用汗法、润法外,还提出忌何法少阴病有哪些治疗禁忌( )半夏厚朴汤的治法是婴儿期保健的重点是和解法
攻下法#
开窍法
息风法
固脱法禁吐
禁汗#
禁下#
禁清
禁温活血通瘀
化
- 川崎病临床以为特征( )属于湿热类的温病有( )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肾毒性物质最常见的是小儿水肿的变证有不明原因发热#
球结膜充血#
草莓舌#
颈淋巴结肿大#
手足硬肿#暑温
伏暑#
暑湿#
湿温#
烂喉痧大环内酯
- 患儿,2岁。发热1天,全身出现斑丘疹,被诊断为风疹。其诊断依据中具特点的是治疗疳证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有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硬肿症临床主要的辨证要点( )《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关系最密切的是有出疹性疾病
- 尿频实证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小儿水肿,腰腹下肢为甚,按之凹陷难起,畏寒肢冷,面白无华,神倦乏力,小便少,舌胖质淡,苔白滑,都是赤游丹多见的发病部位具有生津止渴、消肿排脓功效的药物是温补脾肾
清心泻火
清利湿热#
通利
-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治疗石淋脾虚气弱证的首选方剂是小婴儿服稀释牛奶时应加糖的比例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夏三月的养生方法有( )便血
痉
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
寒傈而振#
吐蛔沉香散
五淋散
龙胆泻肝
- 因“咽痛剧烈,吞咽困难,壮热不已,大便秘结,喉核肿大红赤,舌红,苔黄厚,指纹青紫。选方为稍有浮肿或不浮肿#
小便黄赤短少#
尿血#
肢体酸痛,烦躁
舌质红,小便黄赤短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