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2250

题目:患者男,39岁,50Kg,仓库管理员。一次救火的过程中造成全身大面积烧伤。头、面、颈部表面呈红斑状、干燥,烧灼感,双下肢、腹部和会阴部红肿明显,见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医嘱补液治疗,护士计算该患者第一个24小时需补胶体液的量是

解析:该患者烧伤面积共计60%(双下肢46+腹部13+会阴1,头、面、颈部表面呈红斑状,为Ⅰ度烧伤不计算烧伤面积)。我国常用的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按病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伤面积(Ⅱ~Ⅲ度)补液1.5ml(小儿1.8ml,婴儿2ml)计算,即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即为补液总量。电解质液和胶体溶液的比例一般为2:1,深度烧伤为1:1,即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各0.75ml。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60×50×1.5+2000=6500ml,其中胶体液为:60×50×0.75=2250ml,电解质液液为:60×50×0.75=2250ml,水分为2000ml。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左右主支气管分叉水平对应的解剖位置是
  • 胸骨角


  • [单选题]PICC无菌手套破损,此时应
  • 立即更换


  • [单选题]极易发生嵌顿的疝是
  • 股疝

  • 解析:最易引起嵌顿性疝的是股疝。股疝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疝块不大,为半球形的突起,由于疝囊颈狭小,咳嗽冲击感不明显,又因股环较小,且周围多是韧带,故股疝容易嵌顿,发生绞窄。故答案为D。

  • [单选题]患者,女性。腰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4小时患者烦躁不安,主诉腹胀,测血压、脉搏、呼吸均正常,查体见:下腹部膨隆,叩诊浊音,首先考虑
  • 尿潴留

  • 解析:该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排除腹腔内出血及腹膜炎,根据腹部膨隆的位置,排除 A和B,而腰麻术后容易发生尿潴留,因此应考虑尿潴留。

  • [单选题]患者男,62岁,支气管肺癌手术后3天,有痰不易咳出,排痰措施应为
  • 给予吸痰

  • 解析:呼吸道护理为肺癌术后的护理重点。肺切除术后应常规行鼻导管给氧1~2日,鼓励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每1~2h 1次;痰液黏稠难以咳出者,给予化痰剂和雾化吸入,必要时应予吸痰;对带气管插管返病房者,应做好气管插管的护理;对术前心肺功能差,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过低者,应准备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做好机械通气的护理。手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呼吸道准备:①指导病人戒烟,以防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妨碍纤毛的清洁功能,影响痰液的咳出;②对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不张和肺炎的病人,应指导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定时拍背,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支气管扩张药物和祛痰剂等,以控制感染,促进痰液排出;③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龋齿等,也需彻底治疗。

  • [单选题]患儿,男,9个月,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3天前患儿面部一疖肿挑破后,当晚即发热,次日体温40℃,并咳嗽、呼吸困难。查体:体温39.8℃,营养欠佳,重病容,鼻翼扇动,唇发绀,全身皮肤可见猩红热样皮疹,双肺满布中细湿啰音。与上述病情最符合的是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解析:患儿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猩红热样皮疹、双肺满布中、细湿啰音,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单选题]患者,女,40岁,近1年来总是无原因的紧张、恐惧,似乎即将大难临头,自己明知没有必要这样担心,但却总是控制不了,常常伴有心悸、尿频、手颤。此症状是
  • 焦虑

  • 解析:焦虑是人体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当的焦虑有利于提高机体的警觉水平,应付应激。另一种为病理性焦虑,是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情况下,患者表现为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致搓手顿足,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 [单选题]引起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理机制为
  • 胰腺的自我消化

  • 解析: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胰腺的自身消化引起的组织水肿、出血和坏死。

  • 推荐下载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小儿内科(正高) 口腔医学(正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副高)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放射医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