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哺乳史
题目:患者女,51岁。诉月经紊乱伴阵发性潮红、潮热1年余。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
解析:1.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时应包括临床症状、月经史,因个人的个性特点、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支持情况均可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故护理评估时也需评估这些心理社会因素,而哺乳史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及症状无相关性,故B不属于护理评估内容。解题关键: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评估有月经史、生育史、肝病、高血压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个性特点,精神因素,临床症状和一些相关检查。
2.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辅助检查应包括妇科检查、性激素检查、血液检查、细菌学检查等,还包括围绝经期妇科高发疾病的筛查,如宫颈刮片、阴道脱落细胞检查检查宫颈病变,分段刮宫检查子宫内膜情况,阴道镜不属于常规检查项目,故选D。
3.因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静脉血栓等的潜在风险,故激素替代治疗用药后必须坚持系统而规范的治疗学随访原则。开始治疗后1~3个月内复诊,以后随访间隔3~6个月,至少每年体检1次,故B正确。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的目的并不是维持排卵,故无须监测基础体温,A 错误。解题关键:推荐每年一次辅助检查,每3~5年一次骨密度测定。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葡萄胎患者清宫术后,错误的是
行安全期避孕
解析:治疗要点:
(1)清除宫腔内容物:葡萄胎确诊后应及时清除宫腔内容物,一般采用吸刮术。①应在输液、配血准备下进行。②待子宫缩小后轻柔刮宫,并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③手术时予缩宫素静点,应在宫口扩大后给药,以防引起肺栓塞和血行转移。④子宫大于妊娠12周者,一般应吸刮2次,1周后行第2次刮宫,每次均行病理检查。
(2)子宫切除术:年龄超过40岁者,可直接切除子宫。
(3)预防性化疗:适用于:①年龄大于40岁;②葡萄胎排出前HCG值异常升高:③葡萄胎清除后,HCG下降缓慢;④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黄素囊肿直径>6cm;⑤第
[单选题]静脉输液时溶液不滴的原因不包括
压力过高
解析:静脉输液时溶液不滴的原因:(1)针头滑出静脉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2)针头斜面紧贴静脉壁:表现为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3)确定针头阻塞:表现为药液不滴,轻轻挤压输液管有阻力,且无回血,可确定针头阻塞。(4)压力过低:由于输液瓶位置过低、病人肢体抬举过高或周围循环不良所致。(5)静脉痉挛:由于病人所穿刺肢体长时间暴露在冷环境中,或所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导致静脉痉挛。静脉输液时溶液不滴的原因不包括压力过高。故答案为A。
[单选题]患者,男性,31岁,1年前离婚,孩子归女方。一天下班回到家中突然觉得孩子出事了,有强烈的恐惧感,同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全身出汗、手脚冰冷、
四肢发抖,数分钟后慢慢恢复。考虑该患者发生了
惊恐发作
解析:惊恐发作典型的表现是,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如看书、进餐、散步、开会或做家务时,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好像即将死去。这种紧张心情使患者难以忍受。同时患者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跳出来;胸闷、胸前区有压迫感;或呼吸困难,喉头堵塞,好像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死去。因此,患者会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抱头鼠窜,有的出现过度换气、头晕、面部潮红、多汗、步态不稳、震颤、手脚麻木、胃肠不适等植物神经症状,以及运动性不安。这种发作,一般5-20分钟,时间较短,即可自行缓解,缓解后患者自觉一切正常,但不久有可突然复发。
[单选题]患者,女,68岁。患大叶性肺炎,高热昏迷10天,10天内给予大量抗生素治疗,今日发现其口腔黏膜破溃,创面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拭去附着物可见创面轻微出血。患者口腔护理时,最适宜的漱口液是
1%~4%碳酸氢钠
解析:患者口腔黏膜破溃创面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是真菌感染的表现,且长期应用抗生素者易被真菌感染,所以最适宜的漱口液是1%~4%碳酸氢钠。生理盐水常用于清洁口腔,预防感染;0.1%醋酸溶液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复方硼砂溶液(多贝尔溶液)可轻微抑菌,消除口臭;0.02%呋喃西林可用于清洁口腔,有广谱抗菌作用;1%~4%碳酸氢钠用于真菌感染(ABCD错,E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