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上颌结节和腭大孔麻醉

题目:女,27岁,左上第三磨牙颊向倾斜,食物嵌塞,拟拔除。

解析:上颌结节麻醉的麻醉范围为上牙槽后神经分布的上颌窦黏膜,第二、三磨牙及第一磨牙的远中颊根和腭根,相应的牙周组织、骨膜和牙龈。腭大孔麻醉的麻醉范围上颌磨牙、前磨牙腭侧牙龈及黏骨膜,所以这两种麻醉方法可以覆盖第三磨牙的唇颊侧,所以A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
  • 副反应

  • 解析:由于药物选择性低,所以药物可作用于多个器官,当药物的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即为副反应。

  • [单选题]氯喹口服治疗适用于
  • 湿疹糜烂型唇炎

  • 解析:氯喹临床应用于治疗盘状红斑狼疮、口腔扁平苔癣、慢性唇炎等,故选A。

  • [单选题]患者,女,14岁,左面部肿大,畸形。随年龄而增长。查:左鼻及唇颊增大、下坠,软,面部及躯干皮肤有多处棕色斑。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 神经纤维瘤病

  • 解析:面部肿大、畸形最常见于海绵状血管瘤、囊性淋巴管瘤、神经纤维瘤病,其次是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放线菌病。前三者为面部肿大,弥漫无边界,质软。后二者肿胀较硬,特别是放线菌瘤呈板状硬,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肿胀因皮肤刺痒搔抓增厚,因此可排除A、D。据患者表现面部广泛肿胀甚至下垂、软,加之面部及躯干部皮肤有多处棕色斑(咖啡斑),这些都是神经纤维瘤病的主要特征性表现,因此B正确。

  • [单选题]患者男,32岁,右颞下颌关节无痛性弹响3个月,检查:开口度50mm,两侧关节开口末弹响,关节区无压痛。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 1%利多卡因翼外肌封闭

  • 解析:翼外肌功能亢进表现有开口末和闭口初关节弹响,开口过大,甚至有50~60mm,患者不感觉关节区疼痛,也无压痛,符合此题目患者症状,所以可诊断为翼外肌功能亢进。治疗需要调整翼外肌功能,可用0.5%或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5ml做翼外肌封闭,所以C正确。

  • [单选题]咬肌间隙感染如未及时切开引流,最常引起的并发症是
  • 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

  • 解析:咬肌间隙感染主要由下颌智齿冠周炎及下颌磨牙的感染扩散而来,典型症状是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及疼痛 。由于咬肌在下颌角及下颌支处附着宽广紧密,咬肌又非常坚实,故脓肿形成后难以自溃,也不易触及波动感,但局部常有明显压痛,触压可出现凹陷性水肿 。若不及时做脓肿切开引流,使脓液长期潴留于下颌骨表面,容易引起边缘性骨髓炎 。

  • 推荐下载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护理学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