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D
呼吸道感染 神经系统感染 传染病
题目: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
解析:小儿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1.麻疹:前驱期表现,特别是Koplik斑是早期诊断关键。典型的为“烧3天、出3天、退3天”,留有脱屑及色素沉着。接触麻疹5天内肌注免疫球蛋白可预防发病。隔离期:一般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出疹后10天。 2.风疹:出疹期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皮疹在淋巴结肿大后24小时出现,24小时出全,一般3天,少有脱皮,较麻疹全身症状轻。隔离期:出疹后5天。 3.幼儿急疹:病原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突然起病,发热3~5天,热退疹出。 4.水痘:在同一部位丘疹、水痘、结痂同时存在,向心性分布。 5.猩红热:主要致病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发热后第2天全身皮肤弥漫充血发红基础上存在密集均匀的红色小丘疹,24小时布满全身,皱褶处密集。疹退脱皮,无色素沉着。 6.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原福氏志贺菌多见。有时在出现肠道症状或腹泻之前先出现休克或脑病表现。怀疑中毒痢尚未排便,可用冷盐水灌肠,取粪便检查。 7.脊髓灰质炎:于体温下降时出现非对称性弛缓性瘫痪,逐渐加重,热退瘫痪停止发展,无感觉障碍。 8.乙脑:是病毒性脑炎中最重且预后差的一种,乙脑病毒系虫媒病毒。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与有输血或应用血制品史有关的是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解析:乙肝、丙肝、丁肝经血液传播,甲肝、戊肝经粪-口传播。
[多选题]关于小儿运动发育描述正确的是
6~7个月出现换手动作
9~10个月能拇指与食指对捏
15个月会用勺
2岁会翻书
解析:抓握动作: 2个月时能握住2-3秒钟不松手。3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能握住数秒钟。倒手动作:7个月时先给一个小玩具,待拿住后再给另一个玩具,会把第一个玩具换到另一只手里,再去接第二个玩具。8个月后倒手的动作更加熟练。 对捏动作:8个月起逐渐形成拇指和其他手指,特别是拇指和食指的对捏。如果将一粒小丸放在桌面上,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捏起小丸。9个月时将小丸放在桌面上,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丸。翻书动作:15个月开始在大人鼓励下出现翻书动作。24个月时能用手捻书页,每次一页,可以连续翻3次以上
[多选题]正确评估小儿腹胀的内容包括
严重感染所致腹胀常见于中毒性肠麻痹
急性坏死性肠炎患儿明显腹胀前有腹痛、便血
先天性巨结肠可有严重腹胀与反复、顽固性便秘
先天性巨结肠引起的腹胀经灌肠后方可缓解
机械性肠梗阻引起者,可伴有阵发性剧烈腹痛
解析:中毒性肠麻痹主要是由细菌和病毒及其毒素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致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肠腔积气,压力增加,胃肠道血液循环障碍,供血供氧不足,形成恶性循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则以腹胀、呕吐、血便为主要表现,其中最常见的是腹胀。.先天性巨结肠可有严重腹胀与反复、顽固性便秘,经灌肠后方可缓解;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腹痛,但腹痛并不剧烈。
[多选题]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是 ( )
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
神经系统较生殖系统发育为早
各年龄生长发育并非等速进行
淋巴系统则先快而后回缩
[多选题]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
出生后动脉导管持续开放
血流从主动脉经导管分流至肺动脉
左心负荷加重
左心房、左心室扩大
解析:1、出生后不久,肺动脉的阻力仍较大、压力较高,因此左至右分流量较少,或仅在收缩期有分流。此后肺动脉阻力逐渐变小,压力明显低于主动脉,分流量亦随之增加。2.随着肺循环阻力的增加和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左至右分流量逐渐减少,较好终出现反向(右至左)分流,躯体下半部动脉血氧含量降低,趾端出现紫绀。3、流经二尖瓣孔的血量过多时,会出现二尖瓣相对性狭窄。肺静脉血排流受阻、压力增高,可导致肺间质性水肿。4、由于流经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血量增多而使其管腔扩大;肺动脉血量增加亦呈同样反映。
[多选题]组织中人的行为动力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物质动力
精神动力
信息动力
[多选题]根据孔茨对领导的定义,领导的属性有
领导是一种过程
领导的本质的人际影响
领导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多选题]损伤的现场救护包括
心肺复苏
控制外出血
脱离危险环境
骨折固定
解析:现场救护的内容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心肺复苏 。现场内脏复位容易引起腹腔感染 。故选ABCD。
[多选题]健康的四大基石是( )
合理的饮食
适量的运动
戒烟和限酒
心理健康
解析:健康四大基石,十六个字:第一,合理膳食;第二,适量运动;第三,戒烟限酒;第四,心理平衡。故选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