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E

维持体温稳定,维持适中环境温度 维持有效呼吸,缺氧时给予氧气吸入 预防感染,加强皮肤及脐带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进食及精神变化

题目:新生儿,女性,胎龄33周,自然出生,体重2200g,身长45cm,哭声轻微,四肢肌张力低下,颈肌软弱,足底纹少。查体:心率90次/分,呼吸不规则,有呼吸暂停,乳晕不清,大阴唇未遮盖小阴唇。

解析:早产儿的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稳定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强体温监测。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置婴儿暖箱保暖。体重大于2000g在箱外保暖者,应给予戴帽保暖,以降低氧耗量和散热量。暴露操作应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没有条件者,因地制宜,加强保暖,尽量缩短操作时间。维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 2.合理喂养 尽早开奶,以防止低血糖。提倡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喂乳量根据早产儿耐受力而定,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为原则,同时需要结合患儿临床生理特点、病理情况以及喂养耐受情况制订个体化加量方案。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用间歇鼻饲喂养、持续鼻饲喂养,能量不足者以静脉高营养补充并合理安排,补液与喂养时间交叉,尽可能减少血糖浓度波动。每天详细记录出入量、准确测量体重,以便分析、调整喂养方案,满足能量需求。早产儿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应及时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症。 3.维持有效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小的软枕,避免颈部弯曲、呼吸道梗阻。出现发绀时应查明原因,同时给予吸氧,吸入氧浓度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50~80mmHg(6.7~10.7kPa)或经皮血氧饱和度在88%~93%为宜。一旦症状改善立即停用,预防氧疗并发症。呼吸暂停者给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条件允许放置水囊床垫,利用水振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反复发作者可遵嘱给予氨茶碱静脉输注。 4.密切观察病情 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常出现呼吸暂停等生命体征的改变,除应用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等情况。 5.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严格控制入室人数,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故选ABC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免疫成分含量最高的是
  • 初乳

  • 解析:初乳,除了含有由于吞噬作用所摄取的脂肪淋巴细胞外,还含有乳腺细胞和来自导管的细胞断片以及核等。因初乳中磷酸钙、氯化钙等盐类的含量较多,所以有轻泻作用,初乳比成乳的热量也高。

  • [单选题]疼痛测量工具,常用并敏感的是
  • 视觉模拟评分法


  • [单选题]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好发年龄是( )
  • 6个月~2岁

  • 解析: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名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内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过程评价
  • 评价计划的结果


  • [多选题]前囟的测量方法,对角连线长度错误的是
  • 对角连线的长度

    邻角边的连线长度

    相邻角顶的连线长度

    前囟门周径的长度

  • 解析:前囟的测量方法为对边中点的连线长度

  • [单选题]确保对护理服务单元和护理整体服务质量进行连续的评价和改革是谁的职责
  • 护理部主任


  • [单选题]现场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程序正确的是
  • 通畅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

  • 解析:实施CPR:新生儿心脏骤停多为呼吸因素所致,其CPR程序为A-B-C。复苏时应首先清理气道,使其通畅,清除口、咽、鼻分泌物、异物或呕吐物,才能保证人工呼吸有效,同时进行心脏按压。而其他需使用器械和药物的复苏一般在现场无法进行。故选。

  • [多选题]关于疼痛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有
  • 风湿痛多为游走性疼痛

    酸痛多为肌肉组织的功能性疼痛

    神经痛为阵发性剧痛

    血管痉挛性疼痛常有明显间歇期

  • 解析:疼痛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症状,开始为间歇性,后来发展为固定性、持续性,夜间会较明显,晚期疼痛加重,影响工作和休息.因此C选项错误

  • [单选题]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物质是
  • 解析:肝含有丰富的铁,可用来预防各种贫血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1)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辽宁初级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