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关于病毒性肝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C
  • 甲、戊型肝炎多见于幼儿

  • 解析: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以粪-口传播为主要途径。甲型肝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冬春季高发。戊型肝炎以水型流行最常见,具有明显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孕妇易感性较高,病情重且病死率高。乙、丙、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如输血,共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口腔治疗器械等,针灸,文身,共用剃须刀等;经性途径传播;母婴垂直传播。e抗原的出现为HBV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强的标志。

  • [单选题]中医学和西医学相比,最重视( )
  • 正确答案 :B
  • 辨证论治


  • [多选题]芬太尼化学结构中含有哪些基团
  • 正确答案 :ADE
  • 哌啶基

    苯乙基

    丙酰氨基。

  • 解析:芬太尼为N-[1-(2-苯乙基)4-哌啶基]-N-苯基-丙酰胺枸橼酸盐,是将哌替啶结构中的酯键换成电子等排体酰胺键得到的,结构中含有哌啶环、苯乙基、丙酰氨基。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有关药物经肾脏排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CD
  • 药物经肾小管的分泌是主动转运过程

    肾小管对药物的再吸收属于简单扩散过程

    影响肾小管再吸收的主要因素为尿量和尿液pH

  • 解析:药物经肾脏排泄过程为:(1)肾小球滤过:大多数药物都属于小分子物质,它们经血流到达肾脏后,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有的药物与蛋白结合,则不能经肾小球滤过。(2)肾小管排泌指的是肾小管能将化学物质(包括某些药类),由血流转运入肾小管腔,是一种主动转运过程。在近端小管,存在着两种转运机制:①转运有机阴离子(某些弱有机酸);②转运阳离子(某些弱有机碱)。如两种药物合用,通过同一转运机制从肾小管排泄,则它们在转运系统上发生竞争,从而干扰药物的排泄。如青霉素,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其中90%通过肾小管排泌,仅10%由肾小球滤过,丙磺舒参与此种主动排泌机制,与载体形成较稳定的复合物,阻碍了青霉素的排泌,使青霉素血药浓度提高,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延长,治疗效果提高。(3)肾小管重吸收:正常情况下,原尿中的盐和水有60%~80%在近端曲管被重吸收,使该处原尿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浆中高出2.5~5倍,因而形成一种由肾小管向血浆被动扩散重吸收的驱动力量。脂溶性高者,易透过生物膜,易通过简单的扩散方式由肾小管重吸收,而血浆中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脂溶性低者,则难以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排泄增加,血浆中药浓度维持时间缩短。在肾小管中,药物以两种形式存在,解离型脂溶性低,非解离型脂溶性高。药物的解离度取决于所处环境的pH值,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的解离度小,脂溶性较高,易于被动扩散重吸收,排泄慢,维持作用时间长。药物从肾脏排泄的过程相当复杂,许多因素影响药物的肾脏排泄率。药物分子量大小,决定它通过细胞膜孔的能力;药物极性高低和解离常数大小以及内环境pH值等因素,决定药物扩散、通过膜的能力和数量;肾血流量及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大小,影响它的肾小球滤过数量和清除速度。尿流速度的快慢,将对药物在肾小管的被动扩散过程产生影响。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LA物理师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生殖健康咨询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