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冠状动脉造影

题目: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根据信号存储介质分为
  • 磁带记录器、固态记录器、闪存记录器

  • 解析: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根据信号存储介质分为磁带记录器、固态记录器和闪存记录器。记录器实际上是一个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能够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且病人可佩带的心电图机。记录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的电路与普通的心电图机都没有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普通心电图机将心电波形直接输出到心电图纸上,而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是将心电波形先存储到磁带上或存储器中,记录24小时后再输出到计算机进行回放分析。

  • [单选题]关于起搏阈值的阐述,正确的是
  • 心房起搏阈值一般应≤1.5V

  • 解析:心肌缺血、坏死、纤维化均可致起搏阈值升高。负极比正极的起搏阈值低,此是起搏导线的顶端电极通常为负极的原因。心房起搏阈值一般应≤1.5V,心室起搏阈值一般应≤1.0V。高钾血症可使起搏阈值升高。

  • [单选题]1932年,首先提出心电图运动试验可作为冠心病辅助诊断方法的学者是
  • S.Goldhammer

  • 解析:1932年,S.Goldhammer等首先提出心电图运动试验可作为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 [单选题]关于QT间期离散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检测方法复杂、费用较高,难以普及

  • 解析:QT间期离散度检测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特点,易于推广普及。目前,QT间期离散度测量方法的标准化、正常值及临床应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单选题]采用起搏方法进行食管电极定位时,最合适的起搏位置应是
  • 能够稳定夺获心房且起搏电压最低的部位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外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妇产科主治 官方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