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骨髓细胞外铁缺乏
题目:下列检查对于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意义最大的是
解析: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和疗效的观察,临床上常用的指标主要有:血清(浆)铁小于10.7μmol/L;总铁结合力大于77μmol/L;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铁粒幼细胞小于1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大于500μg/L;血清铁蛋白小于14μg/L。临床上最常用的筛查指标为血清铁的检测,诊断的金标准是骨髓细胞外铁染色。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不正确的是
一般市售培养基的配制可不测其pH
解析:培养基制作完成灭菌后,应对每批培养基的灭菌效果进行检测,培养基的量应合适,一般而言,斜面培养基的长度不超过试管的2/3,MH平板厚度应为4mm,其他一般为3mm。培养基配制完成后应测pH值,且与规定pH值相差在±0.2之内。
[单选题]不属于腮腺炎的特征是
引起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一般3~4周自愈
[单选题]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
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
解析:溶血性黄疸时,血中游离胆红素明显增高,尿胆素原和粪胆素原增加。由于游离胆红素与血浆清蛋白结合,不能通过肾小球而随尿排出,所以尿胆红素呈阴性。
[单选题]下列物质属于碱性蛋白质的是
血红蛋白
解析:瑞氏染色原理为:血细胞对染料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用瑞氏染液染色后,在同一血片上,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色彩。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后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亚甲蓝或天青结合后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故称为中性物质。
[单选题]血小板骨架系统包括
胞质内微丝、微管、膜下细丝
解析:电镜下,血小板的胞质中可见微管、微丝及膜下细丝等,它们构成血小板的骨架系统。
[单选题]属于肿瘤主被动生物治疗方法的是
接种肿瘤疫苗
解析:其他选项皆为非生物治疗。
[单选题]尿液放置时间过长,不会引起
尿糖增高
解析:尿放置时间过长,盐类结晶析出,尿胆原变为尿胆素,细菌增殖和腐败,尿素分解,均可使尿液颜色加深、浑浊度增高。
[单选题]龋齿与哪种元素缺乏有关
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微量元素的熟悉程度。缺少氟易生龋齿,氟多可易生斑釉齿及骨密度增加。
[单选题]HIV侵犯的主要细胞是
CD4细胞
解析:HIV以侵犯CD4细胞为主,造成细胞免疫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