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经过一定时期后才开始施行,法律中明确规定生效施行的日期
题目:法律从何时开始生效,一般根据该项法律的性质和实际需要来决定,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二种是法律公布后先予试行或暂行, 而后由立法部门加以补充完善,再通过为正式法律,但在试行期间,该法律也具有约束力; 第三种是()。
解析:法律实施和公布是不同的概念。法律的公布是指由特定机关将通过的法律向全社会予以公告,法律的施行则是指法律开始生效。法律从何时开始生效,一般根据该项法律的性质和实际需要来决定,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种方式在我国立法中曾较多地运用,但近年来逐渐减少,主要适用于对法律、法规的修订或者法律、法规较少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情形。第二种是法律公布后先予试行或暂行,而后由立法部门加以补充完善,再通过为正式法律,但在试行期间,该法律也具有约束力。第三种是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经过一定时期后才开始施行,法律中明确规定生效施行的日期。这是近年来我国在制定新法时使用的主要方式。故选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 为对象的宏观核算。
社会再生产
[单选题]气象学家称,当他们设计出能够刻画大气层一切复杂细节的准确数学模型的时候,他们就能作出完全准确的天气预报。这其实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夸耀,这种夸耀永远无法被证明是错的,因为任意一次天气预报只要有失误,就能在相关的数学模型上找到不准确之处。因此,气象学家的这种宣称是没有意义的。
随着数学模型的准确性越来越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
解析:78. B 解析:气象学家们的观点是:随着数学模型的准确性越来越高,天气预报就会完全准确。所以,认为气象学家的宣称没有意义的观点就是错误的,B项构成对这种观点的反驳。选项C、D与题干所问没有关系;选项A对所要反驳的观点构成轻度质疑,但力度不如B
[单选题]甲、乙两人在河中游泳,先后从某处出发,以同一速度向同一方向游进。现在甲位于乙的前方,乙距起点20米,当乙游到甲现在的位置时,甲将游离起点98米。问:甲现在离起点多少米?( )
59
解析:甲、乙速度相同,当乙游到甲现在的位置时,甲也又游过相同距离,两人各游了(98-20)÷2=39(米),甲现在位置:39+20=59(米)。所以应选择D。
[单选题]找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句子( )。
人类学会用火围猎和保护自己,使之成为一种生存的手段
解析:【解析】A 选项中的“第一个”和“首先”重复;C 选项存在逻辑矛盾;D选项“各种”和“形形色色”矛盾。故正确答案为 B。
[单选题]:一个学生参加三次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成绩是74分,三次的平均成绩是82分,则这名学生第三次成绩为( )分。
98
解析:第三次成绩为82×3—74×2=98
[单选题]有若干堆围棋子,每堆棋子数一样多,且每堆中白子占28%,小时从某一堆中拿走一半棋子,且拿走的都是黑子,现在所有棋子中,白子占32%,那么共有棋子多少堆?()
4
解析:设有x堆棋子,每堆中有y个棋子,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28%yx=(yx-12y)×32%
整理得28yx=32y(x-12)
得x=4,共4堆。
[单选题]山门石框的横竖之间有深凹的门臼,地下石材上有战车进出的______,当门一站,眼前立即出现当年战云密布、车马喧腾的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痕迹 景象
解析:解析:烙印:烫在人、动物或器物上的火印,用作标志。多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印记:痕迹,标记。痕迹:某物经过的可觉察的形迹(如船的航迹、足迹线或轮辙)。四个选项都表示事物留下的痕迹,但是B项“辙印”更具体的描写战车进出时留下的痕迹,故“辙印”更合适。气氛:特定环境中给人强烈感觉的景象或情调,与“当年战云密布、车马喧腾”搭配较合适。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单选题]雨天:彩虹
沙漠:绿洲
解析:68.B[解析]彩虹在雨天后出现,但雨后并不是一定有彩虹。绿洲是相对沙漠而言的,但不是所有的沙漠都有绿洲,不具有必然性。其他三项则是前者必然伴随着后者,有雷声就有闪电,有大海就有岩石,有瀑布就有深渊。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