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double add(double a,double b)
题目:编写求两个双精度数之和的函数,选项中正确的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applet生命同期中,下面( )是在applet被覆盖时要被调用。
stop()
[单选题]以下程序段的执行结果为 #define PLUS(X,Y)X+Y main() { int x=1,y=2,z=3,sum; sum=PLUS(x+y,z)*PLUS(y,z); printf("SUM=%d",sum); }
SUM=12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带参数的宏定义及应用方法,这种宏不只是进行字符串的替换,还要进行参数的替换。格式为:#define宏名(参数表)字符串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带参数的宏定义:#defineX(A,B)A*B*B并且在程序中有语句:y=X(4,3);经过替换后变为y=4*3*3;这就是带参数的宏定义的使用方法。注意:宏是按原形替换,本题替换后为sun=1+2+3*2+3;。
[单选题]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iostream,h> class example { int a; public: example(int b) {a=b++;} void print( ){a=a+1;couta"";} void print( )const{couta"";} }; void main( ) { example X(3);
42
解析:解析:“++”是右结合的,所以先赋值为3,最后输出3+1;常成员函数只有常对象才能调用,所以输出2。
[多选题]下列关于控件数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控件数组必须由同类型的控件组成
解析:本题答案:D
[单选题]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nt a=1; int f(int c) { stati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a=1; int f(int c) { static int a=2; c=c+1; return (a++) + c; } main() { int i, k=0; for(i=0;i2;i++) { int a=3; k += f(a); k +=a; printf("%d\n",k); }
14
解析:解析:静态局部变量的作用域跟一般局部变量相同,都是从声明处开始到声明所在函数或语句块结束为止。但静态局部变量的生存周期却是从第1次执行到该静态局部变量的声明语句时起,直到程序结束。而—般局部变量的生存周期到离开它的作用域时就结束了。本题的f()函数中static int a=2;语句就声明了一个静态局部变量a,并初始化为2。主函数中,通过一个for循环连着调用了2次f()函数。两次调用形参c都为3,f()函数中让c增1变为4,然后输出(a++) +c,第1次调用a为2,所以输出结果为3+4=6,而第2次调用a被上次调用时的++运算符增1,所以为3,输出结果为3+4=7。所以主函数for循环结束后,k的值是13,下面一条k+=a;语句中的a是全局变量a,值为1。故最终输出结果是14,应该选择 A。
[单选题]下面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include"iostream.h" void main() { int * p,r; p=new int; *p=20; r=sizeof(*p); coutrendl; delete p; }
4
解析:解析:理解sizeof的用法,它可以运算出各种数据类型所占内存空间的多少。注意:选项C)中是指针p所指向的内存地址中内容是20。注意:在用完申请后的内存应立刻释放。
[单选题]设表TS.dbf中有字段:名称(字符型)、出版日期(日期型),在建立索引文件时,要求按名称降序排列,名称相同者按出版日期降序排列,应使用的命令是______。
INDEX ON名称+DTOS(出版日期)TAG mcrq DESENDING
[单选题]若有定义:intarr[15],n=5;无法正确引用arr数组元素的是()。
arr[1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