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某研究得出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0R=1.1,95%可信区间为0.7~1.5,这意味着
  • 正确答案 :B
  • 总体OR值在0.7~1.5的机会为95%

  • 解析:本题考试要点为对OR可信区间的理解。OR=1.1是一个点估计值,而95%可信区间既是一个区间估计,也是一个统计学的显著性估计。如果区间估计大,则说明变异大。如果可信区间不包括1,则认为在α=0.05水平上是有意义的。否则,该OR值没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 [单选题]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 正确答案 :C
  •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等

  • 解析: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环境所能波及的地区。形成疫源地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传染源的存在,第二个条件是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可因病而异,主要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以及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 [单选题]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一般进行急性毒性强度分级的根据是
  • 正确答案 :E
  • LD值的大小

  • 解析:急性毒性试验求出LD(LD)值,通过LD值进行毒性分级,评价毒物的急性毒性强弱,比较毒物的急性毒性大小。

  • [单选题]噪声所致听力曲线图上的“V”形下陷常发生在
  • 正确答案 :D
  • 3000~6000Hz

  • 解析:高频听力下降(特别是在3000~6000Hz)是噪声性耳聋的早期特征。对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有几种解释:①认为耳蜗接受高频声的细胞纤毛较少且集中于基底部,而接受低频声的细胞纤毛较多且分布广泛,初期受损伤的是耳蜗基底部,故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②认为螺旋板在感受4000Hz的部位血循环较差,且血管有一狭窄区,易受淋巴振动的冲击而引起损伤,3个听小骨对高频声波所起的缓冲作用较小,故高频部分首先受损;③共振学说:外耳道平均长度2.5cm,根据物理学原理,对于一端封闭的管腔,波长是其4倍的声波能引起最佳共振作用,对于人耳,这一长度相当于10cm,3000Hz声音的波长为11.40cm,因此,能引起共振的频率介于3000~4000Hz之间。

  • [单选题]我国唯一被立法强制进行食物强化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碘盐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全科学(副高)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PRK-LASIK医师、技师 公共卫生管理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中医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