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
题目:反映糖尿病病情控制的指标是
解析:这是一道临床概念题,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基本概念和实践的考生很容易正确回答。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控制情况最直接的指标,反映了取血当时即刻的血糖水平,一天中血糖的变化很大,每次进餐后血糖会升高,食物的量和构成不同血糖水平也不同,运动、情绪、天气变化、感冒等各种其他疾病均使血糖波动,经常检查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能反映糖尿病控制是否满意,偶尔随机查一次血糖很难代表糖尿病控制水平。本题的其他几项是干扰性答案,稍加思考、分析,就可以排除。尿糖只有在血糖水平超过肾糖阈(160mg/dl或8.9mmol/L)时才开始出现,血糖越高,尿糖越多,尿糖水平是留取本次尿标本前一段时间内不同血糖浓度时尿糖的平均水平。影响尿糖结果的因素很多,例如血糖在肾糖阈以下时尿糖不反映出来,肾功能减退、肾糖阈增高时尿糖减少,饮水多时尿糖被稀释,膀胱中残余尿多时受残余尿糖量多少的影响等,因此尿糖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糖水平但不敏感,波动大。血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细胞抗体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分型和降血糖药物的选择、是否用胰岛素治疗等,不反映血糖控制是否满意;口服糖耐量试验主要用于糖尿病确诊试验,同时测定血胰岛素和C肽等有利于了解胰岛素贮备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虽然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经降血糖治疗后,重复糖耐量试验时血糖水平可有一定程度下降,这是在服糖水后的血糖水平,不能代表日常自然饮食下的血糖水平,况且血糖水平经常要监测,糖尿病患者经常服糖水测定血糖也是不合适的,所以经常测定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是简便、有效的了解糖尿病控制的指标,许多糖尿病患者已采用血糖仪自我监测血糖而使病情控制更满意。选择B和D的考生主要是对这两项检查的临床意义缺少了解。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56岁。右下肢静脉曲张15年余。下列哪项不是造成其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
运动过多
解析:下肢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习惯性便秘、慢性咳嗽等均可增加血柱压力,导致瓣膜承受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
[单选题]肝硬化腹水少尿时首选的利尿剂是
螺内酯+呋塞米
解析:临床常用的利尿剂为螺内酯和呋塞米。前者为潴钾利尿剂,单独长期大量使用可发生高钾血症;后者为排钾利尿剂,单独应用应同时补钾。腹水患者中有明显的电解质紊乱,容易因利尿剂的应用而发生肝性脑病,所以不易单独使用强烈的排钾利尿剂,应联合用药。既可加强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故选A。
[单选题]普鲁卡因穿透力较弱,不宜用于的麻醉类型是
表面麻醉
解析:此题是简单应用题,考查考生对普鲁卡因临床用途的了解。普鲁卡因临床用途包括浸润麻醉、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及硬膜外腔麻醉。由于其对黏膜穿透力较弱,故不宜用于表面麻醉。
[单选题]小儿下呼吸道的解剖特点是
肺弹力纤维发育差
解析: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短且较狭窄,故A错误。黏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薄弱,所以B错误。黏液腺分泌不足,气道较干燥,纤毛运动较差,不能有效地清除吸入的微生物,故C错误。左侧支气管细长,而右支气管粗短,异物易坠入右支气管,所以D错误。小儿肺弹力纤维发育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肺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故容易感染,所以E正确。所以本题选E。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种室性心动过速不宜使用直流电复律治疗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房颤动
解析:需紧急电复律者一般无禁忌证,择期电复律有以下禁忌证:①病情危急且不稳定,如严重心功能不全或风湿活动、严重的酸碱电解质紊乱;②心房颤动发生前心室率缓慢,怀疑病窦综合征或心室率可用药物控制,尤其是老年患者;③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心房颤动;④不能耐受预防复发的药物,如胺碘酮等。当发生洋地黄中毒时,予电复律会诱发室颤,导致猝死。故洋地黄中毒时不宜使用直流电复律。
[单选题]伤寒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环丙沙星
解析:氟喹诺酮类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口服吸收完全。体内分布广。胆汁浓度高。副作用少,不易产生耐药,用作伤寒首选药物。
[单选题]关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正确的是
贝耳现象阳性
解析:起病较急,病初多有耳后疼痛,多数患者在晨起漱口时发现一侧面肌瘫痪.数小时至1~2天内达高峰。主要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抬额蹙眉,眼睑不能闭合,用力闭合时见瘫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