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60ml
题目:患者男性,20岁。因上腹隐痛2天入院。患者自诉上腹疼痛,饥饿时加重,进食后缓解,解出黑色大便一次,质软而富有光泽,如柏油,无腹泻。
解析:1.患者大便为黑色柏油样,无腹泻,出血量约为60ml以上,若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则表明出血量在增加。
2.铁剂、含过氧化物酶的新鲜蔬菜、动物血可导致化学法隐血试验出现假阳性;维生素C可使试验出现假阴性:血红蛋白浓度过高对化学法隐血试验没有影响。
3.免疫法检测粪便隐血应作阳性和阴性对照;血红蛋白浓度过高即抗原过剩时,抗原抗体不匹配,出现后带现象,免疫法隐血试验会出现假阴性,此时应将标本稀释。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将胆红素从肝细胞胞质运至光面内质网,其主要运载蛋白是
Y-蛋白
[单选题]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属于
吸收光谱分析法
解析:根据光谱谱系的特征不同,可把光谱分析技术分为发射光谱分析、吸收光谱分析和散射光谱分析。利用待测物质在紫外区有吸收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技术为紫外分光光度法。
[单选题]造血微环境不包括
成熟红细胞
解析:造血微环境是指造血器官实质细胞四周的支架细胞和组织。它包括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以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单选题]双向扩散试验试管法往试管中由先到后依次加入的物质为
含抗体的琼脂、普通琼脂、液体抗原
[单选题]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解析:在一个稳定的、适当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处,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变化,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