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成痈期

题目:患者时时振寒、壮热不寒,咳嗽气急,胸满作痛,咳则加重,转侧不利,咳吐浊痰量多,有腥味,呈黄绿色,舌苔黄腻,脉滑数。属肺痈( )。

解析:成痈期为邪热壅肺,蒸液成痰,气分热毒侵淫及血,热伤血脉,血为之凝滞,热壅血瘀,酿脓成痈,表现高热、振寒、咳嗽、气急、胸痛等痰淤热毒蕴肺的证候。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 )。
  • 寒者热乏

  • 解析:阴阳的相互制约,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大多具有相互抑制和约束的特性。寒极生热、重阴必阳均属于阴阳相互转化:阴损及阳属于阴阳消长关系。

  • [单选题]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第一部专书是( )。
  • 《伤寒杂病论》

  • 解析: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第一部专书是《伤寒杂病论》。

  • [单选题]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药典的朝代是( )。
  • 唐朝

  • 解析:据历史记载: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群众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逐渐被传到欧洲和中国的邻国如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在国外得到广泛流传和应用。

  • [单选题]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
  • 津血同源

  • 解析: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皆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的作用,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对于失血患者,不宜妄用汗法;对于多汗夺津或因吐、泻等致津液大量丢失的患者,不可轻用破血逐瘀之峻剂。此即“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 [单选题]根据藏象学说,骨属于( )。
  • 奇恒之腑

  • 解析:根据藏象学说,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之总称。

  • [单选题]“水火不济”反映的是( )两脏间的平衡失调。
  • 心与肾

  • 解析:“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心肾既交,水火既济。”

  • 推荐下载科目: 风湿病(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麻醉学(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主管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