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经济结构
题目: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和(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 )。
经济普查
解析: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与国家编制的五年规划更好地衔接,推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调查体系的综合配套改革。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性安排的通知》,确立了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和经济普查三项国家周期性普查制度。人口普查、农业普查每l0年进行一次,分别在尾数逢0和6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尾数逢3和8的年份实施。
[单选题]下列资料属于原始记录的是( )。
个人生产记录
解析:解析:原始记录是按照统计、会计和业务三种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所作的最初的、直接的数字或文字记载。统计台账、汇总表和整理表都是对资料的进一步登记、汇总或整理,不具备最初性和直接性,因此不属于原始记录。
[单选题]该企业报告期总产出为( )万元。
502.5
解析:解析: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167.5+335=502.5(万元)。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无形资产的有( )。
专利权
商誉
土地使用权
[单选题]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标准差分别为( )。
σ甲=14.07件 σ乙=12.24件
[单选题]行为人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且在统计制度规定的期限内未报送统计资料,应认定其构成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 )
错误
解析:解析:行为人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且在统计制度规定的期限内未报送统计资料,应认定其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单选题](题干) 某事业单位收到,一份县统计局制发的没有批准文号的统计报表。请回答: 事业单位看到此统计报表时,应当( )。
拒绝填报,有权向有关单位检举
解析:根据《统计法》和《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规定,对未标明批准或者备案文号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并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
[多选题]抽样判断的特点是()
由推算认识总体的一种方法
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
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
可以计算并控制抽样误差
解析:答案:ABCE
[多选题]在对工业和建筑业企业划分规模时所依据的指标有( )。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资产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