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按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由( )构成。
正确答案 :C
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
解析:解析:收入法(也叫分配法)增加值是从生产要素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增加值。即根据生产要素经过生产过程所应得到的收入额计算增加值,反映增加值的价值构成。计算公式为:GDP=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
[单选题]某一变量分为下述两组:15~20,21~25,由此可以判断该变量为一连续变量。( )
正确答案 :B
错误
解析:解析:题中所给出分组15~20和21~25可能是离散变量,也可能是连续变量。
[多选题]计算五年的钢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如果是为了侧重考察五年中最末一年钢产量的发展水平,则应采用( )。
正确答案 :C
几何平均法
解析:答案:C
[单选题]该建设项目的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完成额为( )元。
正确答案 :C
57000
解析:解析: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完成额=∑(实际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14000 x3+300 x50=57000(元)。
[单选题]货物和服务是生产活动成果的最终表现形态,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 ( )
正确答案 :A
正确
[单选题]为统一规范统计单位,国家统计局制定了《统计单位划分及具体处理办法》,要求对统计单位进行统计需遵循( )。
正确答案 :A
在地原则
解析: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统计单位的统计原则”,《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2版)》的第139页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对统计单位按照在地原则进行统计。
[单选题]设(甲)代表时期数列;(乙)代表时点数列;(丙)代表加权算术平均数;(丁)代表“首尾折半法”序时平均数。现已知2005—2009年某银行的年末存款余额,要求计算各年平均存款余额,则该数列属于_____,应采用的计算方法是_____。( )
正确答案 :D
乙;丁
解析:解析:当时间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就称为时点数列。2005~2009年某银行的年末存款余额是时点数列,可根据间隔时间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的计算方法计算各年平均存款余额,此方法为首尾折半法(简单序时平均法)。
[单选题]我国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
正确答案 :B
信息、咨询、监督
解析: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府统计已具备了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统计信息功能是指根据一整套科学的统计指际体系,按照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从而得到准确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和发展速度的大量统计信息。充计咨询功能是指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对获得的统计资料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得出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现状、规律和趋势的科学认识,为决策系统反馈信息,提供决策咨询。统计监督功能是指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检查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决策的正确与否,促使领导机关采取措施,加以调控和矫正。
[单选题]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不包括( )的投资。
正确答案 :C
单纯土地交易活动
[单选题]某企业计划2008年劳动生产率比2007年提高15%,2008年实际比2007年提高20%,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
正确答案 :B
104.3%
解析:解析: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指某一段时期内同一总体的实际数和计划数对比的相对数,通常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100%。该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1+20%)/(1+15%)×100%=104.3%。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