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建筑工人小王,因误服农药而被送至卫生站,立即进行漏斗胃管洗胃,注液时,漏斗高过头部的距离宜为
正确答案 :C
30~50cm
解析:测量插管长度(成人约45~55cm),润滑胃管前段,按鼻饲法将胃管经口腔插入胃内。证实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固定。先将漏斗放置低于胃部的位置,挤压橡胶球,抽尽胃内容物,如中毒物质不明,应留取标本送检,以查明毒物性质。洗胃:将漏斗举高,超过头部约30~50cm,缓慢倒入洗胃液约300~500ml,最多不超过500ml,当漏斗内尚余少量溶液时,迅速将漏斗降至低于胃部的位置,并倒置于污水桶内。利用虹吸原理,引出胃内灌洗液,流入污水桶;如引流不畅,可挤压胃管中段的橡胶球,加压吸引。胃液流完后,再举起漏斗注入溶液,如此反复灌洗,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洗胃过程中,应注意随时观察洗出液的性质、量、颜色、气味,以及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如发现病人出现腹痛、洗出血性液体或出现休克现象,应立即停止洗胃,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急救措施。
[单选题]患者男,28岁,因车祸致颅脑损伤急症入院,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其家属情绪激动,对医护人员说:“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进医院时还能呼吸,现在就死了,你们怎么治的?我家就这么一个孩子!”此时影响家属心理的主要因素是
正确答案 :C
家属对结果无法接受
解析:家属对结果无法接受是最重要原因。
[单选题]小儿体液的分布与成人不同之处在于
正确答案 :B
间质液的比例较高
解析: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后者包括血浆、间质液。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越多,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但是细胞内液和血浆的比例和成人相近。
[单选题]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标准是每毫升皮试液含破伤风抗毒素
正确答案 :C
150IU
解析:150ml破伤风每只1500单位 皮试液中1ml含150单位。
[单选题]任何侵犯护士合法权益的行为,若构成犯罪的,将追究
正确答案 :A
刑事责任
解析:《护士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三条规定,“扰乱医疗秩序,阻碍护士依法开展执业活动,侮辱、威胁、殴打护士,或者有其他侵犯护士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单选题]某医院护理部要求各科室提交的工作计划需根据医院的总体工作目标制定护理工作的总目标,内容清晰明确,高低适当。这体现的是护理管理组织原则中的
正确答案 :C
任务和目标一致原则
解析:管理层次原则:组织层次多少与管理宽度有关,相同人数组织,管理宽度大则组织层次少。集权分权结合原则:集权是把权利集中在高层领导者手中,最大限度发挥组织权威。分权是把权利分配给每一个管理者。任务和目标一致:强调各部门的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等级和统一指挥的原则:上级指挥下级,下级听从上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组织内活动按照专业化分工,要更好实现组织目标,要进行有效合作。要提高管理的效能,组织中多个人为一个目标工作,就需要有分工和协作。对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相互关系、协作方法等都有明确规定。分工是根据组织的任务、目标,按照专业进行合理分工,使每一个部门和个人明确各自任务、完成的手段、方式和目标。组织内的活动应按照专业化分工,以及按照组织需要而定,不能过细,也不能过粗,给每个成员分配相应有限的任务,使其工作更加熟练。护理工作依此分配到群体或个人,使其技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但要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还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协作是以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前提,协作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协调则是促进组织成员有效协作的手段。
[单选题]静脉注射时止血带应扎在穿刺部位上方约
正确答案 :C
6cm
解析:静脉注射: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小垫枕,在穿刺部位的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注意止血带的末端应向上。故答案为C。
[单选题]大面积烧伤患者使用电解质溶液扩充血容量,应首选
正确答案 :A
平衡盐溶液
解析:烧伤补液时,电解质溶液首选平衡溶液,其次为0.9%氯化钠溶液。
[单选题]患儿,男,11个月。因呕吐、腹泻中度脱水,计算补充累积损失量为
正确答案 :C
50~100ml/kg
解析: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50ml/kg,中度50~100ml/kg,重度100~120/kg。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2:1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 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
[单选题]六淫致病中,性属“黏滞”的病邪为
正确答案 :D
湿邪
解析:湿性黏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滞涩不畅,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皆为湿邪为病的常见症状。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其体胶着难解,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湿疹、湿痹(着痹)等,皆因其湿而不易速愈,或反复发作。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