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题目: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解析:解析∶戊戌变法,1898年;马关条约,1895年;五四运动,1919年。A错。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戚继光抗击倭寇,1560年左右;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初。’B对。张衡发明地动仪,公元132年;诸葛亮写《出师表》,建兴五年,227年春天;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C错。虎门销烟,1839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D也错。答案选B。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107.【答案】D。解析∶如果发觉楼内发生火灾,切忌立刻开门。有的人惊慌失措,在逃生时往往不假思索,直接打开门,可是刚刚冲进楼道很快就倒地不起,这是由于烟气熏呛的结果。而有的人却很冷静,透过窗户或门缝观察外面的火情,先用手触摸门板,如果门或门闩是烫的,说明外面过道已充满了高温火焰和热气,已很难通过楼道逃生了。此时,千万不能开门,可用冷水不断对门进行冷却,这样紧闭的门可暂时挡住火焰和浓烟,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等待消防人员来救援。如果门不烫,也要小心开门,可站在门板后面,轻轻开启缝隙,要是从门缝中窜进火焰或烟气,必须赶快关紧门,跑到窗口或阳台。另寻逃生办法。假如楼道没被烟气或火焰阻隔,可以通过楼道逃生。逃离时要随手将门关牢.这样可以避免空气对流,延缓火势和浓烟的蔓延,从而降低火灾损失,同时间接控制火势发展,给逃生争取时间。因此A项错误。火灾现场烟尘和热气较多,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高层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穿过浓烟弥漫或突然断电的建筑物通道时,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要低姿势,沿着墙壁摸索前进,穿过危险区域。尽量不采用匍匐前进,以免贻误逃生时机。因此B、C项错误。撤离时要注意克服能见度低的困难,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因此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