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外国驻华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必要时得采取强制措施
题目: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解析:C。考查法条是《民事诉讼法》第261条的内容。C选项的错误在于,外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但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并不得采取强制措施。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甲非法拘禁乙于某市A区,后又用汽车经该市B区、C区,将乙转移到D区继续拘禁。对于甲所涉非法拘禁案,下列哪些法院依法享有管辖权?
A区法院
B区法院
C区法院
D区法院
[单选题]在涉外民商事案件中,依照我国法律中的冲突规范,应当适用某外国的法律,但该外国是个多法域的国家,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当适用该国法律中有关调整其国内法律冲突的规定以确定应当适用的法律,但是在该外国法律未作此规定时,应当如何处理?( )
适用与该民事法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地区的法律
解析:【考点】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
[多选题]关于扣押物证、书证,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侦查人员在搜查钱某住宅时,发现一份能够证明钱某无罪的证据,对此证据予以扣押
公安机关在侦查刘某盗窃案中,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刘某的存款、汇款
[单选题]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56~59 题:
如该翻译同本案有利害关系,则其应当回避
解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买买提作为被害人,公安机关有义务保证其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的实现,故A项错误。根据“证人优先”原则,该翻译人员只能优先作为证人,而不能再作为翻译,故B项错误。翻译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能够胜任语言文字翻译工作,有为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的能力。其次,应当与案件或者案件当事人无利害关系,否则应当回避。故c项正确。关于鉴定人、翻译人员的回避,在侦查阶段由侦查机关负责人决定,在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长决定,在审判阶段由法院院长决定。因此在本案中应该由法院院长决定,故D项错误。
[单选题]甲公司开发写字楼一幢,于2008年5月5日将其中一层卖给乙公司,约定半年后交房,乙公司于2008年5月6日申请办理了预告登记。2008年6月2日甲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在乙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以该层楼向银行抵押借款并登记。现因甲公司不能清偿欠款,银行要求实现抵押权。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抵押合同有效,但抵押权不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