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44.5℃
题目:按照我国生活饮用水现行标准(GB/T5750.12-2006)的规定,检测耐热大肠菌群的培养温度是
解析:耐热大肠菌群又称粪大肠菌群,44.5℃培养可将总大肠菌群与粪大肠菌群区分开。粪大肠菌群更能表示样品被粪便污染。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标本涂片镜检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菌体,革兰染色阳性,从菌体上有芽管伸出,但不与菌体脱离,形成假菌丝;将标本接种至玉米粉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孢子,此微生物可能是
白色念珠菌
[单选题]Hfr菌是:
整合有F质粒的细菌
解析:带有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当F+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可转移到F-菌中。F质粒进入受体菌后,能单独存在和自行复制,但有小部分可插入到受体菌染色体中,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整合后的细菌能高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该菌被称为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ant,Hfr)。当Hfr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起发动转移作用,能通过性菌毛,高效率地转移供体菌不同长度的染色体片段给受体菌,之后进行基因重组。因F质粒位于染色体末端,最后进入F-菌,因此,F-菌获得F质粒的机会是很少的。Hfr菌中F质粒也可从染色体上脱落,并可能带有整合位点邻近的染色体基因,这种F质粒称F′质粒,带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F′菌与F-菌杂交后,可使F-菌获得F质粒和供体菌的基因。这种通过F′质粒的转移过程称为性导。附加体是既可自主复制又可与细菌染色体整合并一起复制的一种质粒。
[单选题]高压蒸汽灭菌,常用的温度和时间为
121℃,30分钟
[多选题]有关"细菌毒力的增强或减弱"的叙述,哪几项正确:
一般因粗糙型变成光滑型而增强
通过易感动物传代而增强
长期在人工培养基传代而减弱
失去形成菌毛的能力而减弱
溶源性转换后,可能增强
[单选题]琼脂糖电泳通常采用的装置是
水平装置
[单选题]抗酸染色的阳性结果判断为
红色
解析:抗酸性细菌,一般染色不易着色,须用抗酸染色法。抗酸性细菌一旦着色,能抵抗3%盐酸乙醇的脱色作用而保持红色,为抗酸染色阳性。非抗酸性细菌则被3%盐酸乙醇脱色而复染成蓝色,为抗酸染色阴性。
[单选题]立克次体的主要代谢底物是
谷氨酸
解析:谷氨酸是所有病原性立克次体重要的代谢底物。
[单选题]葡萄球菌属与链球菌属、微球菌属的鉴别试验分别是
触酶(+);杆菌肽耐药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的是
七叶苷水解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