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抗原合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发生异常,如碱基化异常,导致蛋白质异常降解产物的产生

题目:以下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的可能机制错误的是

解析: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的可能机制为:①基因突变;②细胞癌变过程时原本不表达的某些基因被激活;③抗原合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发生异常,如糖基化异常,导致蛋白质异常降解产物的产生;④胚胎时期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异位表达;⑤某些基因产物尤其是信号转导分子的过度表达;⑥外源性基因(如病毒基因)的表达。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胞在ALL骨髓象中少见
  • 原始粒细胞

  • 解析: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以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30%,可高达50%~90%。红细胞系统增生也受抑制,幼红细胞少见或不见,退化细胞明显增多,篮细胞(涂抹细胞)多见,这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特征之一。

  • [单选题]精液采集后应
  • 立即保温送检(<1h)

  • 解析:精液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存放时间不超过1h;并保持温度25~35℃;禁止用避孕套盛放标本。

  • [单选题]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细胞不包括
  • T细胞

  • 解析:Ⅰ型超敏反应主要是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IgE主要是通过B细胞产生,然后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IgE Fc受体结合使得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还有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参与Ⅳ型超敏反应。

  • [单选题]人体对血糖浓度波动最敏感的组织器官是( )
  • 大脑


  • [单选题]以下哪种情况不符合典型严重化脓性感染
  • 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和寄生虫感染。

  • [单选题]一粪便标本的食物残渣,显微镜下可见无色或微黄色束状的边缘不清晰的条状物,加醋酸后可膨大成胶状,可能是
  • 胶原纤维

  • 解析:显微镜下可见无色或微黄色、束状,边缘不清晰的条状物,加醋酸后可膨大呈胶状,可能是胶原纤维。

  • [单选题]关于全血输血的危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全血中的血浆可引起受血者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解析: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通常与白细胞和/或血小板抗体以及血液保存中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

  • [单选题]反映肝脏纤维化的酶是
  • MAO

  • 解析:肝硬化时,肝纤维化现象十分活跃,此时MAO明显升高,所以,MAO是反映肝脏纤维化较好的指标。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整形外科(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口腔医学(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病理学(副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医学检验(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