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 除患者病情严重外,一般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抗菌药的作用特点及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 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用药,严格控制抗菌药的预防应用和联合应用
题目: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是
解析: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①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②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③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④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⑤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用药,严格控制抗菌药的预防应用和联合应用。故选ABCDE。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影响脉率的因素有 ( )
年龄
性别
运动
情绪
进食
解析:脉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年人每分钟70-80次。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率增快,休息、睡眠则减慢。发烧时,脉率会有所增高。脉率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进食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故选ABCDE。
[多选题]典型水痘的出疹特点为
在起病当日或次日出现皮疹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粘膜疱疹可出现在口腔、咽、眼结膜处,疼痛明显
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
解析:皮疹特点如下:(1)病后3~5天成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瘙痒感较重。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型、泪滴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经24小时,水疱内容物变为浑浊,水疱易破溃,疱疹持续2~3天,然后从中心开始干缩,迅速结痂,在疾病高峰期可见到丘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2)皮疹分布呈向心性。(3)黏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
[多选题]"倾听"技巧的具体行为有
专注
移情
接受
对完整性负责
[多选题]肠套叠患儿术后护理措施正确的有
术后记录胃肠减压的量和性质
排气、排粪后,可由口进食
解析:肠套叠术后的患儿,术后注意维持胃肠减压功能,保持胃肠道通畅,记录胃肠减压的量和性质。预防感染及吻合口瘘,患儿排气、排便后可拔出胃肠引流管,逐渐恢复由口进食。故选BD。
[多选题]在健康信念模式中,修正因素包括
人口学因素
社会心理学因素
结构变项因素
提示因素
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
解析:人口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结构变项因素、提示因素、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都是在健康信念模式中,修正因素。故选ABCDE。
[多选题]关于小儿补液治疗应遵循的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先盐后糖
先浓后淡
见尿补钾
解析: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多选题]独裁式领导方式的特点包括
权力高度集中
成员没有机会参与决策
靠行政命令和纪律等约束人
[多选题]移位菌群失调表现为
横向转移
纵向转移
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
解析:移位菌群失调:在医院中更严重的是移位菌群失调,也称定位转移或易位。即正常菌群由原籍生活环境转移到外籍生活环境或本来无菌的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中的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其原因多为不适当地使用抗生素,即该部位的正常菌群被抗生素抑制或消灭,从而为外来菌或过路菌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定植的条件。表现为横向转移、纵向转移、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故选ABC。
[多选题]引起侵袭性肠炎的主要细菌有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菌
沙门菌属
解析:引起侵袭性肠炎的主要细菌有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