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甲利用到外国旅游的机会,为了自用,从不法分子手中购买了手枪1支、子弹60发,然后经过伪装将其邮寄回国内。后来甲得知乙欲抢银行,想得到一支枪,就与乙协商,以5000元将其手枪出租给乙使用。乙使用该手枪抢劫某银行,随后被抓获。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
正确答案 :C
以走私武器、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
解析:解析:走私武器、弹药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武器、弹药进出国(边)境的行为。故甲构成本罪而不构成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如果行为人明知租用、借用枪支的人是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租用、借用枪支,却仍然出租或者出借,则成为租用、借用枪支人所实施犯罪的共犯,应当按照共同犯罪的规定予以处罚。甲后来的行为应定抢劫罪,故选C。
[多选题]清末沈家本主持的修律活动的主要成果包括( )。
正确答案 :ACD
大清新刑律
法院编制法
大清民律草案
解析:解析:沈家本作为清末著名的法学家之一,对中国法制的近代化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主持之下,《大清新刑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登上历史舞台。《大清民律草案》在沈家本等人的努力下,完成于1911年8月。《法院编制法》是1910年清政府于1910年公布的关于法院组织的法规。而《暂行新刑律》是北洋政府法部在袁世凯的授意下修改《大清新刑律》而成,B错误,所以此题选ACD。
[单选题]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助理检察员由( )任免。
正确答案 :D
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系统。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设助理检察员和书记员各若干人,经检察长批准,助理检察员可以代行检察员职务。书记员办理案件的记录工作和有关事项。助理检察员,书记员由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免。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B项、C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行为人对( )的错误认识,不构成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 :D
行为动机
解析:解析: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是指由于行为人在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情况下而为的民事行为,其误解的对象不包括动机。
[单选题]关于法律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相互关联,权利的实现离不开义务的履行
解析:解析: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一词最早来源于罗马法。故A项错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和非法律意义上的权利相比,都代表着某种利益。故B项错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紧密相连,义务的履行是为了权力的实现。故C项正确。法律权利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故D项错误。
[单选题]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是( )。
正确答案 :C
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当事人
解析:解析:参见《刑法》第313条的规定。掌握本罪还应当注意,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3条的解释》明确指出: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为依法执行支付令、生效的调解书、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所作的裁定,属于该条规定的裁定。这一解释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甚至可能会在法条分析题中出现。
[多选题]根据《刑法》第356条的规定,对毒品犯罪人从重处罚的充分条件是( )。
正确答案 :BC
行为人过去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被判过刑的
行为人过去因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的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356条的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有关毒品犯罪的,从重处罚。
[单选题]关于刑法中法条竞合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行贿罪与受贿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
解析:解析:刑法规定的错综复杂性导致了某一行为符合数个法条规定的犯罪构成的现象,即法条竞合,但该行为不可能同时适用这数个法条,只能适用其中一个法条。例如,使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的行为,既符合刑法第196条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又符合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因而A、C表述正确。典型的法条竟合应是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宜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适用特别法条。故B表述正确。法条竞合是针对某一个行为而言的。行贿行为和受贿行为是两个行为,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D表述错误。
[多选题]提存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BC
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提存的原因是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AD均是因债务人的原因不能履行债务,因此是错误的,只有BC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现代国家的政体形式大多数是( )。
正确答案 :C
共和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