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尿崩症
题目:患儿男,10岁。多饮,尿量4000~5000ml/d1个月。查体:生长发育正常,皮肤干燥,小便常规阴性。尿比重为1.005,血渗透压300mmol/L,血钠145mmol/L。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预防伤寒,需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对慢性带菌者给予抗生素1~2周治疗
水源管理,消灭苍蝇
预防接种伤寒菌苗
[单选题]腰痛的致病之本是( )
肾虚
[多选题]脊柱侧凸可分为
胸腰段联合侧凸
腰段侧凸
胸段侧凸
[多选题]下列哪些先天性心脏病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 )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多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是
通过病毒血症累及全身淋巴系统
直接感染B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效应细胞增殖
产生多克隆免疫球蛋白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EB病毒侵入口腔后,在咽部细胞中繁殖,导致细胞破坏,引起扁桃体炎和咽炎症状,局部淋巴结受累肿大。病毒还可在腮腺和其他唾液腺上皮细胞中繁殖,并可长期或间歇性向唾液中排放,然后进入血液,通过病毒血症或受感染的B淋巴细胞进行播散,继而累及周身淋巴系统。受感染的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引起T淋巴细胞的强烈免疫应答而转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并不是直接侵入T淋巴细胞)。此外,本病的发病机制除主要是由于B、T淋巴细胞间的交互作用外,还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以及病毒对细胞的直接损害等因素。
[多选题]属于清热剂的是( )
白虎汤
清营汤
清热地黄汤
龙胆泻肝汤
五味消毒饮
[多选题]有关小儿肝、脾大的判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出现肝、脾大
溶血性贫血常伴有肝、脾大,以脾大为著
戈谢病有肝、脾大,肝大为主,可有脾功能亢进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仅10%患者出现肝大,肝功能异常者则可达2/3。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但转为慢性和出现肝功能衰竭少见。50%以上患者有轻度脾大,偶可发生脾破裂。检查时应轻按以防脾破裂。溶血性贫血有贫血、黄疸、脾大是三大特征,几乎所有患者有脾大,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显著,溶血危象时肿大明显。肝脏多为轻度肿大。葡糖脑苷脂沉积病又称戈谢病,是一种家族性糖脂代谢疾病,其特点为β-葡糖苷酶缺乏,致使葡糖脑苷脂蓄积在网状内皮细胞中,肝、脾、淋巴结、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是其主要侵犯部位。 本病病理改变急性婴儿型的脑血管外层有广泛的脂质沉积和多数细胞,脑内有弥漫性斑块状髓鞘脱失。肝、脾大,脾内淋巴组织被大量的细胞代替,肝细胞、胆管和毛细血管也被破坏,骨髓组织被成堆细胞所充填,骨质破坏。
[多选题]室间隔的形成来源包括哪几部分
原始心室底壁向上生长的肌隔
心内膜垫向下生长与肌隔融合
动脉干分隔时向下延伸的膜隔
解析:心室间隔的形成有三个来源:①肌隔;②心内膜垫向下生长与肌隔融合,完成室间隔;③小部分为动脉总干及心球分化成主动脉与肺动脉时的中隔向下延伸的部分。
[多选题]以下疾病中,属于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的有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
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解析: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症为T细胞和血小板异常,B错误,慢性肉芽肿病是吞噬细胞基因突变引起杀伤能力减弱,导致慢性化脓性感染,E错误,ACD均为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