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颅骨密度改变
题目:以下生理性与病理性因素中,不影响颅内压力变化的是
解析: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与颅内正常内容物有关,如脑体积增加、脑脊液增多和脑血容量增加;另一类是颅内发生了病变占据颅内空间;第三类是使颅腔容积缩小。具体病因如下:①脑组织体积增加主要原因是各种性质的脑水肿,常见于脑损伤、炎症、缺氧缺血、中毒等时。②脑脊液增多: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脑脊液分泌增多、脑脊液吸收障碍和脑脊液循环障碍,即统称脑积水。此外,各种原因所致的硬膜下积液亦称脑外积水。③颅内血容量增加:呼吸中枢功能衰竭引起的二氧化碳蓄积和高碳酸血症或呼吸道梗阻等引起脑血管扩张,以及颅内静脉回流受阻或过度灌注,均使脑血流量增加,使颅内血容量增多。④颅内占位性病变:使颅内空间相对变小如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和囊肿等。⑤颅腔容积变小:先天性畸形使颅腔的容积变小如狭颅症、颅底凹陷症等以及颅骨骨结构不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肝硬化患者近期肝脏进行性增大,应首先考虑的情况是
并发肝癌
解析:当肝硬化患者短期内出现肝脏迅速增大、持续性肝区疼痛、不明原因发热,腹水检查为血性,B超等检查提示肝脏有占位,AFP升高时,应考虑有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需进一步检查。故选A。
[单选题]维生素K不能用于治疗
外伤出血
解析:维生素K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如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所致出血以及新生儿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出血。一般不用于外伤出血。因此选E。
[单选题]大鱼际瘫痪
正中神经损伤
解析:正中神经损伤临床表现1.感觉障碍若损伤部位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出处远端,手的桡半侧出现感觉障碍。2.拇指对掌、指功能受限拇指处于手掌桡侧,形成“猿形手”畸形,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对掌及对指。由于解剖的变异,在某些正中神经完全伤断的病例中,由于尺神经的代偿,拇指掌侧外展运动可不完全丧失,少数病例也有表现正常者。3.拇指、示指屈曲受阻
若在肘部或其以上部位损伤时,除上述症状外,由于指浅屈肌和桡侧半指深屈肌麻痹,因此,拇指与示指不能主动屈曲。 4.前臂旋前不能或受限5.大鱼际肌群、前臂屈面肌群明显萎缩 6.下述肌肉功能障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拇长屈肌、示指深屈肌、拇指对掌肌。
[单选题]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常见的血镁、磷、钙代谢异常是
高镁、高磷、低钙
解析:正常情况下,60%的镁和磷由粪便排泄,40%经尿液排泄。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经尿液排出的镁、磷减少,可导致高镁、高磷血症。当血磷增高时,60%~80%的磷转向肠道排泄,并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磷酸钙,影响钙的吸收,从而导致低钙血症。
[单选题]腹股沟斜疝与直疝最有意义的鉴别点是
还纳疝内容物后,压迫深环,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
解析:此题是个临床关于腹股沟直、斜疝的鉴别诊断题。根据二者各自从不同的腹壁薄弱处疝出,因而形成不同的临床表现,但是最根本的区别是疝出部位的绝对不同,所以,最有意义的鉴别点是还纳疝内容物后压迫深环,疝内容物不再突出者为斜疝,继续突出者为直疝,所以正确答案是E。
[单选题]长期淤血导致肝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大量肝小叶改建
解析: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有多重原因导致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使肝小叶结构被改建,肝脏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
[单选题]男婴,10个月。出生后牛奶喂养,经常出现多汗、烦躁,近一周加重,偶有腹泻、呕吐。查体:枕秃,前囟大,方颅。实验室检查:血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X线示干骺端临时钙化带呈毛刷样。最合适的治疗措施是
维生素D2000~4000IU/d口服
[单选题]患儿,10岁,女,1年半反复患扁桃体炎,近2周持续发热,伴关节游走性疼痛,查体:面色苍白,关节无肿胀,心率140次/分,心尖区舒张期杂音,该患儿治疗首选下列哪种药物
泼尼松
解析:提干提到的:1年半反复患扁桃体炎,近2周持续发热,伴关节游走性疼痛,查体:面色苍白,关节无肿胀,心率140次/分,心尖区舒张期杂音,可以诊断该病为风湿热,并且已经累及心脏,要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