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急性心肌梗死
题目:
女,58岁。阵发性胸闷4年,持续加重5小时后突发意识丧失。查体:BP40/2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3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增高。
解析:患者老年男性,阵发性胸闷4年,加重并持续5小时突发意识丧失,血清cTn水平增高,考虑年龄及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性大。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增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项重要意义的实验室指标。故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心肌梗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属于营养必需脂肪酸的是
亚麻酸
解析:记忆题,考查必需脂肪酸。
[单选题]一产妇分娩时产道出血400ml.血压100/65mmHg,Hb110g/L因平时身体虚弱,其家属要求输血以补充营养和加快恢复体力,此时正确的处理是
加强饮食营养,但不输注任何血液制品
解析:输血的适应征:1.大量失血:500-1000ml或以上。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3.重症感染。4.凝血机制障碍。
[单选题]对风湿性心脏病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风湿小体
解析:本题各选项均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但心肌变性、坏死、心肌间质炎细胞浸润还可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纤维蛋白性心外膜炎还可见于结核性心外膜炎、尿毒症性心外膜炎等,心瓣膜赘生物可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而风湿小体(Aschoff小体)是风湿性心肌炎的特征性病灶,是风湿热的诊断依据之一,故本题选D。
[单选题]患儿,10岁,急性肾炎,血压140/100mmHg,水肿明显,尿量明显减少,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率:140次/分,心音低钝,肝肋下2cm,X线胸片:肺纹理增强,该患儿可能出现的是
循环充血
解析:小儿急性肾炎可出现严重循环充血,主要表现为尿少加剧、心慌气促、频咳、烦躁、不能平卧、呼吸深大、发绀、两肺湿啰音、心率增快,可有奔马律和肝脏进行性增大。
[单选题]输血早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原因是
致热原
解析:本题需理解和记忆,用排除法解析,致敏物多引起过敏反应,肝炎病毒引起肝炎,ABO血型不合引起急性溶血。致热原与白细胞凝集素,均可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二者的区别在于:致热原在输血后,立即发生反应,寒战,高热;白细胞凝集素引起的发热反应,属于免疫反应,主要出现在反复输血和经产妇患者中。所以早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致热原。
[单选题]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消化性溃疡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消化性溃疡为最常见病因。
[单选题](2002、2007)对能量的需要,为小儿特有的所需是
生长发育
解析:生长发育所需能量是小儿特有的能量需要,与生长速度呈正比。1岁以内的婴儿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约每日每千克体重125~167kJ(30~40kcal),占总需能量的25%~30%.以后逐年减少,至青春期需要量又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