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做NST检查
题目:
孕妇,28岁,孕38周,头痛,呕吐伴自觉胎动减少一天来院。血压180/110mmHg,尿蛋白(+++),胎心130次/分。
解析:NST试验是指在没有宫缩及其他外界负荷刺激情况下,观察胎动后胎心率的变化。在高危妊娠、自觉胎动异常时需做NST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储备能力。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一组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共同完成对一组患者的护理工作称为
小组护理
解析:小组护理即以分组护理的方式对一组患者(10~20位)进行整体护理。组长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患者的护理。这种护理方式能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能了解患者一般情况,但护士个人责任感相对减弱。
[单选题]某肺癌患者接受化疗,护士静脉推注柔红霉素20mg和生理盐水20ml时,不慎将药液漏致血管外。以下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局部热敷
解析:柔红霉素对静脉有刺激,可致栓塞性静脉炎,不宜滴注,仅能静脉注射,当有红肿、疼痛或外溢时,应立即停用,抬高注射部位,疼痛者使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外涂激素类软膏,发生渗漏的24小时内给予冷湿敷,24小时后可用50%硫酸镁热敷,故选D。解题关键:柔红霉素外渗时常用的解毒剂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渗漏部位皮下注射。
[单选题]能消灭物品上一切微生物(含芽胞)的方法是
灭菌
解析: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品上的所有微生物(含芽胞)。
[单选题]骨折的治疗原则是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解析:骨折治疗的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和康复训练。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固定即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康复治疗是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保持肌肉力量。故选A。
[单选题]新生儿,日龄3天。皮肤、巩膜黄染,精神、食欲尚好,粪便呈黄色糊状。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128μmol/L,血常规无异常,小儿血型为0型,其母为B型。有利于婴儿黄疸消退的食物是
糖水
解析:黄疸喝糖水的目的为让新生儿多尿尿,多排便,把胆红质快些排出去生理性黄疸消退。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施工时不小心触高压电,导致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初期复苏成功后,最重要的是恢复
中枢神经功能
解析:心肺初期复苏成功后最重要是的恢复心跳,颈动脉(大动脉)搏动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散大瞳孔缩小,唇甲由紫绀转为红润,意识转为清晰等。心肺复苏成功后,最重要的是恢复中枢神经功能。
[单选题]引起细菌性扁桃体炎最多见的病原体是
溶血性链球菌
解析:细菌性扁桃体炎的病原体多数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单选题]预检护士掌握急诊就诊标准应做到
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
解析:预检护士通过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的顺序,初步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时将患者分诊到各专科诊室(A对)。一切抢救物品应执行“五定”原则,即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及定期检查维修,使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B错)。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四轻,为患者提供良好安静的物理环境(C错)。护理技术操作质量的标准为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二人查对制度(D错)。护士在输血时必须经两人查对方可输入(E错)。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十二指肠溃疡病史3年余,急性发作2天。今中午饱餐后突感上腹剧烈疼痛,伴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该患者最可能并发了
急性穿孔
解析:急性穿孔最常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突发性的、持续性腹部剧痛,进食或服用制酸药不能缓解,并可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的急性腹膜炎体征;亚急性穿孔只引起局限性腹膜炎,症状较急性穿孔轻且体征较局限,容易漏诊;慢性穿孔表现为腹痛规律改变,变得顽固而持久,疼痛常放射至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