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血站各业务岗位工作的记录内容需要更改时,应当保持原记录内容清晰可辨,注明更改内容、原因和日期,并在更改处签名。献血、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____年,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 正确答案 :D

  • [单选题]下列不会引起白细胞病理性增高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故应选答案B。

  • [单选题]下列血液成分最不容易分离或分离效果最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红细胞和粒细胞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经典的HLA-Ⅰ类基因
  • 正确答案 :D
  • HLA-A位点


  • [单选题]下列一般情况下采集的血液使用前不考虑检测的抗体是
  • 正确答案 :C
  • CMV抗体

  • 解析: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疱疹病毒组的DNA病毒,又名巨细胞病毒包涵体病毒(CID)。在我国一般人群中,抗-CMV阳性率高达90%以上。一般情况下,输血不考虑检测CMV抗体,但对免疫损伤的患者、低体重新生儿、器官骨髓移植的患者、恶性肿瘤及脾切除患者输血,要考虑到危险的后果,因此进行预防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措施包括输注CMV抗体阴性血或去除白细胞血,注射高效价CMV免疫球蛋白预防等。

  • [单选题]枸橼酸盐中毒的典型症状是
  • 正确答案 :C
  • 口唇发麻、手足抽搐

  • 解析:枸橼酸盐中毒表现的是低钙血症,口唇发麻、手足抽搐是低钙的典型症状,也是首发症状,应选择C。出血倾向、血压下降、心律不齐是后期的表现。扑翼样震颤是血氨增高的症状。

  • [单选题]引起急性溶血反应的最常见、最严重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B
  • ABO血型不合

  • 解析:在血型系统中ABO血型系统的抗原最强,误输ABO血型不合的血液后,红细胞与相应的抗体结合,直接激活补体,导致急性溶血发生。其他血型抗原相对较弱,需多次输血或多次妊娠,抗体效价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引起溶血反应,一般多为迟发反应,溶血程度也较轻。

  • [单选题]含40%甘油的冰冻红细胞储存在何种温度,自采血日起可储存多少年,在冰冻状态下运输
  • 正确答案 :A
  • -65℃或更低,10年


  • [单选题]正常人血红蛋白β亚基的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会产生
  • 正确答案 :A
  • 镰刀形贫血


  • [单选题]对输血的病情观察,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输血后48小时内应定期观察病情变化,并作不规则抗体检测

  • 解析:输注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ml时,医护人员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在整个输血过程应定期观察病情变化;输血后及时复查血常规;输血一周后,应特别注意观察有无黄疸、酱油色尿或黄色尿,复查血、尿常规。

  • [单选题]不是铁沉积的靶器官是
  • 正确答案 :E
  • 胆囊

  • 解析:铁可沉积在肝、脾、心、肺、皮肤、骨髓、胰腺、淋巴结、生殖腺等。但不沉积在胆囊,应选择E。

  • [单选题]凝血因子活性测定中,一期法检测因子Ⅱ、Ⅴ、Ⅶ和Ⅹ活性主要是测定
  • 正确答案 :A
  • PT

  • 解析:一期法原理:将待测血浆分别与乏FⅡ、FⅤ、FⅦ和FⅩ基质血浆混合,进行PT测定。将正常人混合血浆与乏因子血浆混合,测定PT,作出标准曲线。从各自的标准曲线中分别计算出受检血浆中FⅡ:C、FⅤ:C、FⅦ:C和FⅩ:C相当于正常人的百分率(%)。

  • [单选题]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抢救措施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立即拔针停止输血

  • 解析:A答案立即停止输血是正确的,但不应立即拔针,必须保持静脉通路,以便抢救。

  • [单选题]不能产生移植物抗肿瘤效应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单选题]5人的血清滴度为<1:20、1:40、1:80、1:160、1:320描述平均滴度,用哪种指标较好
  • 正确答案 :B
  • 几何均数

  • 解析:本题考点是集中趋势指标的应用条件。血清滴度是等比变化的资料,此类资料的集中趋势宜用几何均数。

  • [单选题]病人,女性,25岁,因长期月经失调贫血,Hb45g/L,宜输注
  • 正确答案 :A
  • 红细胞悬液

  • 解析:因病人严重贫血,此时应补充红细胞悬液。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结核病(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LA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