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厚朴最适于治疗的病证是
  • 正确答案 :B
  • 脘腹胀满


  • [单选题]没药粉末遇硝酸呈
  • 正确答案 :B
  • 紫色

  • 解析:取没药粉末0.1g加乙醚3ml,振摇,滤过,滤液置蒸发皿中,挥尽乙醚,残留的黄色液体滴加硝酸,显褐紫色。故此题应选B。

  • [单选题]下列关于具有降压作用有效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麻黄碱

  • 解析:麻黄碱能激动α及β受体,也能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作用,作用弱而持久。能产生快速耐受性,停药一定时间后可恢复。1、心血管: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整体下由于血压升高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抵消了心率加快作用。2、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但作用弱、缓慢且持久。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引起精神兴奋、失眠、肌震颤等症状,对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也有弱的兴奋作用。故此题应选B。

  • [单选题]错误论述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增溶是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难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混悬或乳化的过程

  • 解析: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故此题应选D。

  • [单选题]下列关于山楂的有效成分,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生物碱类

  • 解析:山楂含多种有机酸。口服后增强胃液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山楂味酸,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山楂中含脂肪酶,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山楂含有维生素C等成分,口服可增进食欲;山楂对胃肠运动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对痉挛状态的胃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对松弛状态的平滑肌有兴奋作用。故此题应选B。

  • [单选题]症见身热,干咳,少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者,宜选用
  • 正确答案 :A
  • 清燥救肺汤

  • 解析:清燥救肺汤主治温燥伤肺之重证。

  • [单选题]蜜炙后可矫味,减少呕吐副作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马兜铃

  • 解析:马兜铃蜜炙后能缓和苦寒之性,增强润肺止咳的功效,并可矫味,减少呕吐的副作用。故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除去饮片中混有的铁屑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E
  • 磁选

  • 解析:磁选是利用强磁性材料吸附混合在药材中的磁性杂物,将药材与磁性杂物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饮片中的铁屑为磁性杂物,可用磁选法除去。故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需要加入防腐剂的是
  • 正确答案 :A
  • 糖浆剂


  • [单选题]来源于莎草科,呈纺锤形,气芳味微苦的药材是
  • 正确答案 :D
  • 香附

  • 解析:香附为科莎草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块茎。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棕色的毛须,并残留根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故此题应选D。

  • [单选题]区别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主要依据是
  • 正确答案 :C
  • 生理功能的差异

  • 解析:脏腑分类: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三类:一是五脏,即心、肺、脾、肝、肾;二是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三是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胞宫)。五脏主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泄;六腑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奇恒之腑,虽名为腑,但其功能却有异于六腑,并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具有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的特点。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既能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又能解毒敛疮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地榆

  • 解析:答案:C解析:仙鹤草功能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小蓟与大蓟功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白茅根功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栀子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因此答案是C。

  • [单选题]煎煮茶剂和袋装茶剂的水分不得超过
  • 正确答案 :C
  • 12.0%

  • 解析:茶块:取供试品,粉碎,照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12.0%。袋装茶:取供试品照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12.0%。1.水分:不含糖块状茶剂、煎煮茶剂和袋装茶剂的水分≤12.0%;含糖块状茶剂≤3.0%。2.溶化性:含糖块状茶剂应全部溶化,可有轻微浑浊,不得有焦屑。3.装量差异。4.微生物限度。故此题应选C。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疾病基本病机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外感六淫

  • 解析: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病邪作用于人体,机体的正气必然奋起抗邪,而形成正邪相争,破坏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或使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或使气血运行紊乱,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因此,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征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各个疾病、各个症状都有其各自的病机,但总体来说,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和津液代谢失常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病机变化一般规律是疾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是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或影响所产生的基本病理反应,是分析认识各种各类疾病和病证的理论基础。因此,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属于基本病机。外感六淫不属于此。

  • [单选题]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
  • 正确答案 :A
  • 乳酸蒸气灭菌


  • [单选题]不属于十二经脉的是
  • 正确答案 :C
  • 阴维脉

  • 解析:十二经脉即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的名称,即是结合了阴阳、手足及脏腑等三方面要素。十二经脉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故称“正经”。排除阴维脉。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卫生管理(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口腔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内科主治 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