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胆碱酯酶的兴奋
题目:男性患者,24岁,农民。近4~5天来因为天气炎热晚上害怕蚊虫叮咬、睡觉前常常把一瓶农药打开后放在自己的床边驱蚊,次日早晨突然感到头昏、头痛,未引起注意,继之恶心、呕吐、腹泻、出汗等,到当地乡卫生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肠胃炎",给予抗生素等治疗。输液过程中患者逐渐烦躁、兴奋,胡言乱语,诉看到有人拿刀要杀他,墙壁上有鬼等,害怕、恐惧、不安,拒绝继续输液治疗,无法管理,而强制送到精神病医院治疗。既往健康。体检:口鼻等处分泌物多,双瞳孔缩小。精神检查:意识不清,无法进行有效的交谈,害怕、恐惧、不安,无自知力。
解析: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三:经口进入——误服或主动口服(见于轻生者);经皮肤及黏膜进入——多见于热天喷洒农药时有机磷落到皮肤上,由于皮肤出汗及毛孔扩张,加之有机磷农药多为脂溶性,故容易通过皮肤及黏膜吸收进入体内;经呼吸道进入——空气中的有机磷随呼吸进入体内。口服毒物后多在10分钟至2小时内发病。经皮肤吸收发生的中毒,一般在接触有机磷农药后数小时至6天内发病。有机磷毒物进入体内后迅速与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生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丧失了水解乙酰胆碱的功能,导致胆碱能神经递质大量积聚,作用于胆碱受体,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紊乱,特别是呼吸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生命活动。由于副交感神经兴奋造成的M样作用使患者呼吸道大量腺体分泌,造成严重的肺水肿,加重了缺氧,患者可因呼吸衰竭和缺氧死亡。故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以下哪些符合病毒性脑炎的特征 ( )
血和脑脊液IgG可增高
脑电图多呈弥漫性改变或在弥漫性改变的基础上出现局灶性改变
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白细胞和(或)蛋白质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
解析: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白细胞总数增高,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CSF淋巴细胞增多或淋巴与多形核细胞增多,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血和脑脊液IgG可增高,如发现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浓度连续两次超过正常范围的4倍以上即可确诊,CT检查可发现病变区域呈低密度改变,注射造影剂有增强效应。脑电图多呈弥漫性改变或在弥漫性改变的基础上出现局灶性改变。故选CDE
[单选题]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犯罪动机是
病理动机
解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犯罪多是由于受其精神病理即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因此最常见的犯罪动机是病理动机,C为正确答案。
[单选题]意识障碍多在下列哪种疾病中出现
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解析: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主要为意识障碍。
[多选题]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状态常见于
精神分裂症
谵妄状态
解析: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表现为患者增多的动作行为及言语与思维、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不相协调,脱离周围现实环境。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不相协调,动作行为杂乱无章,缺乏动机及目的,使人难以理解。如紧张性兴奋、青春性兴奋、谵妄时的精神错乱状态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谵妄状态。
[单选题]关于偏执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及预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心理治疗对于偏执性精神障碍的效果较好
解析:偏执性精神障碍治疗较为困难,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缓解患者的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心理治疗对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疗效一般。
[单选题]心理发育障碍是指儿童正常的哪一发展过程受阻
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
解析:心理发育包括儿童出生后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以及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发展过程。各种有害因素导致儿童在心理的各个方面达不到相应年龄的水平,即为心理发育障碍。ICD-10将心理发育障碍归纳为特定性发育障碍和广泛性发育障碍两组。
[单选题]儿童的社会发展中友谊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阶段叙述正确的是
未有友谊阶段、单向帮助阶段、双向帮助阶段、亲密的共享阶段、最高阶段
解析:第一阶段(3~7岁),尚不稳定的友谊关系;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第五阶段(12岁以后),自主的共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