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A]=[T];[C]=[G]

题目:(2000)DNA碱基组成规律是

解析:所有DNA分子中,嘌呤碱总摩尔数等于嘧啶碱总摩尔数,即A+G=T+C,并且以摩尔为单位,A=T、G=C.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女,46岁。脑动脉硬化症病史3年,突感眩晕、呕吐、言语不清。查体: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言语含糊,左眼裂小、瞳孔小、有水平眼震、左面部及右半身痛觉减退,左侧指鼻试验不准。最可能的诊断是
  • 左侧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

  • 解析: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or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该患者突发眩晕呕吐,言语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左眼裂小、瞳孔小(Horner征)、有水平眼震、左面部和右偏身痛觉减退,左侧指鼻试验不准,诊断左侧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故选D。

  • [单选题]男,30岁。饮酒后出现上腹痛12小时,伴发热。查体:心肺查体无异常。腹软,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及,Murphy征阴性,肝区无叩痛。肠鸣音4次/分。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急性阑尾炎

  • 解析:本题考查对急性腹痛的诊断。该患者虽然表现为上腹痛,但查体压痛点在右下腹麦氏点,因此,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最大,而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胃穿孔的表现均不符合。

  • [单选题]男,41岁,刀刺伤右上腹1小时来诊,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急诊手术探查,正确的腹腔探查顺序首先探查的是
  • 肝脏

  • 解析:右上腹刀刺伤后首先应该探查实质性脏器,位于右上腹的实质性脏器是肝脏和肾脏,肝脏体积大,容易受伤,所以应该先探查肝脏。

  • [单选题]不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休克作用机制的是
  • 中和细菌外毒素

  • 解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休克作用机制:①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②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DF)的生成,加强心肌收缩力;③抗毒作用,GCS本身为应激激素,可大大地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而保护机体度过危险期而赢得抢救时间,但对细菌外毒素无效;④解热作用: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⑤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

  • [单选题]我国门脉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是
  • 病毒性肝炎

  • 解析:在我国,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在欧美国家,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酒精中毒。故本题答案为D。

  • [单选题](2000)引起恶性疟疾发作不规则的主要原因是
  •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时间不一致

  • 解析:恶性疟疾发作不规则的主要原因为原虫裂殖体成熟时间不一,疟疾发作时间随之而异

  • [单选题]不需要通过辐照来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血液成分是
  • 新鲜冰冻血浆

  • 解析:输血相关植物抗宿主病是由于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输入有严重免疫缺陷的受血者体内以后,输入的淋巴细胞成为移植物并增殖,对受血者的组织起反应。具有淋巴细胞活性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和粒细胞,均需要辐照。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均为淋巴细胞已经丧失活性的血液成分,不必辐照。故本题选A。

  • [单选题]20岁,男性,夜间骑自行车,头朝下跌于壕沟,发现四肢不全瘫,X线片显示齿状突骨折伴半脱位,此时在治疗上最先采取的措施是
  • 颅骨牵引固定

  • 解析:齿状突骨折可以分成三型:第1型,齿状突尖端撕脱骨折;第2型,齿状突基部、枢椎体上方横形骨折;第3型,枢椎体上部骨折,累及枢椎的上关节突,一侧或双侧。治疗上最先采取的措施是颅骨牵引固定。

  •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公共卫生管理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