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狂犬病
题目:内基小体对下列何种疾病具有诊断意义
解析:狂犬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可在细胞浆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20~30 nm的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狂犬病的指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嗜碱性颗粒不含
过氧化物酶
解析:嗜碱性颗粒内含有组胺、肝素、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突出的作用是参与过敏反应。过氧化物酶存在于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中,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A。
[单选题]反映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的酶是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单选题]对HIV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实验室中常使用巨噬细胞培养病毒
[单选题]红细胞直方图中主峰左移,RDW不增宽见于
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解析:红细胞直方图中主峰左移,RDW不增宽说明患者属于小细胞均一性贫血,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E。
[单选题]等渗尿是指尿比密
1.010±0.003
[单选题]能杀灭芽胞的方法是
灭菌
解析:灭菌的概念为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胞。
[单选题]以下关于铁染色的描述,错误的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外铁减少
解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外铁是增加。
[单选题]关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球蛋白较容易被滤过
解析:当机体的循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作用,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及大部分血浆蛋白无法通过,而其余成分几乎全部被滤入肾小囊腔内,形成肾小球滤过液,称为原尿。滤过膜的通透性主要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物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万的小分子物质自由滤过,1.5万~7万的物质可部分通过,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万的物质(如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几乎不能通过;带正电荷的物质较易被滤过,而带负电荷的物质则较难通过滤过膜。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