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峰左移,底变宽

题目: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直方图的特点是

解析:正常红细胞直方图在36~360fl范围内分布两个群体,从50~125fl区域有一个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曲线,为正常大小的红细胞;从125~200f1区域有另一个低而宽的曲线,为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缺铁性贫血时,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增高,相应的红细胞直方图为峰左移、底变宽。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平均实际滤过压)是指
  • 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减去有效胶体渗透压


  • [单选题]成熟红细胞更替时间是
  • 120d

  • 解析: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下,经红系祖细胞阶段,分化为原红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发育为早幼、中幼和晚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通过脱核成为网织红细胞,这一过程在骨髓中进行,约需72h。网织红细胞经约48h成完全成熟的红细胞,释放入血液,平均寿命约120d,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

  • [单选题]检验报告可以不包括的基本信息是
  • 检验当日的质控结果

  • 解析:检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基本信息:(1)清楚、明确的检验标识。(2)发布报告实验室的名称,最好有实验室的联系方式(如地址、电话等)。(3)患者的惟一标识(如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病历号;如是住院患者还应注明所在病区、病房及病床号;必要时注明民族)。(4)检验申请者的姓名及申请日期。委托实验室发出的报告还应有申请实验室提供的其他惟一性标识和申请者地址。(5)原始样品采集的日期和时间;还应注明实验室接收样品的时间。(6)原始样品的来源或原始样品的类型。(7)检验项目及结果,(有时还包括测量方法);并且应该以SI单位或可以溯源至SI单位的单位报告的结果;检验结果必须以中文形式报告。(8)参考区间(生物参考区间);异常结果(高于或低于参考区间的结果)的提示。(9)报告者及结果审核者的签名。(10)报告发布的日期和时间。(11)其他注解(如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始样品的质或量)。(12)需要时对结果进行解释。诊断性的检验报告应有必要的描述及有“印象”、“初步诊断”或“诊断”意见。(13)检验结果如有修正,应提供原始结果和修正后的结果。(14)其他。如需要,检验报告单上可注明“本检验结果仅对此检验标本负责”字样。

  • [单选题]关于血细胞flaer测定,正确的是
  • 不能评价红细胞的PNH克隆性情况


  • [单选题]血凝块的回缩是由于
  • 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 解析:血小板收缩蛋白有收缩的功能,它能使血浆凝成血块。

  • [单选题]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正确的是
  • 原因不明


  • [单选题]网织红细胞即是瑞氏染色血涂片中的
  • 嗜多色性红细胞

  • 解析:网织红细胞即是瑞氏染色条件下的嗜多色性红细胞。

  • [单选题]因子Ⅷ又称为
  • 抗血友病球蛋白

  • 解析:凝血因子Ⅷ又称为抗血友病球蛋白。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概念
  • 生物化学测定

  • 解析:随着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国际上在白血病FAB分型的基础上,结合其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les)特征,提出了白血病另一种新的分型方法,即MIC分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崛起与发展,人类基因组的破泽,使其对染色体易位形成融合,融合基因的检出更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本质,从而提出了MICM分型方案,使白血病的诊断从细胞水平上升到亚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康复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中药学(副高)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4)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辽宁初级药师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中药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