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阐述疾病的生化基础 阐述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开发临床生化检验方法 开发临床生化检验技术

题目:临床生物化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红细胞破坏的原因
  • 骨髓本身衰竭

  • 解析:骨髓功能衰竭属于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

  • [单选题]免疫沉淀反应理论上不能用于
  • 血型鉴定

  • 解析:免疫沉淀反应主要用于体液内包括血液、脑脊液、胸水、尿液等蛋白质(MW10000~50000,标本浓度为1~100mg/L)测定,但血型鉴定属于凝集试验。

  • [单选题]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底物是
  • 三联吡啶钌


  • [单选题]高滴度的抗RNP抗体为下列何种疾病所特有
  • 混合结缔组织病

  • 解析:高滴度的抗RNP抗体主要见于混合结缔组织病。

  • [单选题]在实际工作中,表示数据离散程度时常用
  • 标准差


  • [单选题]血气测定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若不能立即检测,可于冰水中保存4h 以上

  • 解析:本题考查血气分析标本类型、抗凝与否及保存条件,标本不能在30分钟内完成的,应保存在0~4℃,但是待测时间也不宜超过2小时。

  • [单选题]提高脑脊液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的阳性检出率的方法是
  • 置24小时后,取其表面网膜形成物做涂片或分离培养

  • 解析: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小时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小时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取其表面薄膜涂片或培养可提高阳性率。

  • [多选题]中性、嗜酸、嗜碱粒细胞胞质中颗粒在形态上的区别点是 ( )
  • 颗粒的多少

    颗粒的染色

    颗粒的分布

    颗粒的大小

  • 解析:题目三者为在形态上的区别。

  • [单选题]关于免疫溶血法测量补体活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抗原为SRBC

  • 解析:CH50试验测定经典途径总补体溶血活性,以SRBC和抗绵羊红细胞抗体作为指示系统,以50%溶血作为终点指示。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病理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