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决定宪法居于根本法地位的因素主要是( )。
正确答案 :ACD
在内容上,它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在效力上,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法律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它有着更为严格的条件
解析:解析:此题测试宪法的地位问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宪法在法律上的特征,也是宪法与普通法的区别所在。宪法根本法的地位取决于三方面因素:(1)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这些都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地位或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是其他法律的法律;(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条件更为严格。但是,不是所有国家的宪法都表现为宪法典,比如在英国,就不存在统一、完整的宪法典。因此本题应选ACD。
[单选题]法学上,将法律实际施行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
正确答案 :B
法律实效
解析:解析:法律实效是法律被人们实际实施的状态和程度。法律实效不同于法律实现,法律实现是指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达到法律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结果。法律实效也不同于法律实施,法律实施是指,人们实施法律,使法律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和活动。法律实效是法律实施所达到的结果。
[单选题]秦在诉讼程序上,将“贼杀人、盗他人”的案件称为( ),此类案件官府必须受理。
正确答案 :C
公室告
[单选题]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不超过多少人?( )
正确答案 :B
3000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不超过3000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各选举单位代表名额比例的分配。
[多选题]属于汉文帝刑制改革对象的刑种有( )。
正确答案 :CD
剕刑
劓刑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汉文帝刑制改革的对象。汉文帝时期进行的刑制改革就是对以往的奴隶制五刑制度的改革,这次改革揭开了从肉刑到劳役刑过渡的序幕。其主要内容是:改墨刑(黥刑)为髡钳城旦舂;改劓刑为笞三百;改(图片)刑中的斩左趾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这次刑制改革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这次改革为最终废除肉刑奠定了基础。因此,C项和D项是正确答案。但是此次改革也有弊端,主要表现为三点:(1)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实际上是由轻改重。(2)宫刑未改,宫刑是在南北朝时期才予以废除的。(3)笞数过多,往往有的犯人在行刑过程中被打死。依上,排除A项。徒刑在文帝改革时就已经存在,且文帝刑制改革的对象是奴隶制五刑,而奴隶制五刑中并不存在徒刑,自然谈不上对徒刑的改革,因此,排除B项。
查看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