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15%
题目:一个人失血达到多少时才可能会发生急性低血容量反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血液有效保存期的制定是根据
红细胞输注入体后24小时存活率为70%以上的保存天数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规定,献血者每次采血量最多不得超过
400ml
[单选题]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成分是
细胞毒抗体
[单选题]溶血性黄疸是
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尿胆原增加、无胆红素
解析:黄疸按发生机制可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三型。当患者出现黄疸时应鉴别是哪种类型黄疸。溶血性输血反应引起的黄疸为溶血性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尿胆元增加、无胆红素,正确的答案应是A。B为梗阻性黄疸,D为肝细胞性黄疸。E和C黄疸不存在。
[单选题]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规定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测方法是
赖氏法或速率法
[单选题]制备血液成分用全血的质量要求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在采血后4小时内完成成分制备
[单选题]不属于晚期先天梅毒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是
硬下疳
解析:晚期先天梅毒:出生后2岁以上发病。其损害性质与后天梅毒的三期损害相似,表现为对皮肤、黏膜、骨骼及内脏等的损害。具有特征性,如:马鞍鼻、口周围皮肤放射状瘢痕、前额圆凸、胸锁骨关节骨质增厚、胫骨骨膜肥厚形似佩刀状、恒齿病变为哈钦森牙及桑葚状臼齿。硬下疳为一期梅毒的标志性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