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很少刷牙的人不大可能每周对他们的口腔进行检查

题目:对那些很少刷牙的人来说,罹患口腔癌的危险性更高。为了能在早期发现这些人的口腔癌,某市卫生部门向该市居民散发了小册子,上面描述了如何进行每周口腔的自我检查以发现口腔内的肿瘤。

解析:如果很少刷牙的人每周很少对他们的口腔进行检查,那么发放这些宣传手册以敦促他们每周进行检查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故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
  • 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 解析:B法律责任的构成是指认定法律责任时所必须考虑的条件,包括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五个方面。由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是最主要、最基本的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和根据,是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的前提,因此,它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有关我国宪法规定的特定主体受庇护权的说法错误的有( )。
  • 享有受庇护权的主体只能是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给予特定主体受庇护的权利必须遵循对等原则

    出于政治原因,包括刑事犯罪

    取得受庇护权的特定主体在取得受庇护权后,相应取得我国国籍

  • 解析:ABCD庇护权是指一国公民因为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其进入该国居留,或者已经进入该国而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而享受的受庇护的权利。我国规定的庇护权的内容包括:(1)庇护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不包括无国籍人。故A项错误。(2)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避难要求,必须是由于政治原因,不包括一般刑事犯罪。注意:不是不包括“刑事犯罪”,而是不包括“一般刑事犯罪”,这里要注意措辞。故C项表述错误。(3)我国政府对提出的庇护要求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4)被给予庇护权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者驱逐,对他们在中国境内的居住、迁移和行动方面的管理。原则上按照一般外国侨民的待遇对待,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政治避难人的身份地位给予区别对待。另外,是否享有受庇护的权利与对等原则没有任何关系。故B项表述错误。既然享有受庇护权利的主体只能是外国人,与国籍无关。故D项表述错误。

  • [单选题]以刑律为主,将其他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而成的法规。在法典编纂体例上被称作( )O
  • 刑统

  • 解析:D以刑律为主,将其他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而成的法规,在法典编纂体例上被称作刑统。所以D选项正确,当选。ABC选项错误,不选。

  • [单选题]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完成许多工作,但正是因为对计算机的过度依赖,青少年动手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使用计算机来寻找答案,而不是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因此,过多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青少年实际动手能力要比其他孩子差。
  • 那些较少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自己动手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较强

  • 解析:加强型题目。题干的论点是“过多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青少年实际动手能力要比其他孩子差”。智力水平不等于动手能力.A项为无关项;是否动手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强弱不是同一概念,B、C两项为无关项;D项说明较少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动手能力强,直接加强了论点。故答案选D。

  • [单选题]7,9,1,15,-5,21,( )
  • -11

  • 解析:B该数列的规律为前两项之和与第三项之差即为第四项。15=(7+9)-1,-5=(9+1)-15,21=(1+15)-(-5),空缺项为(15-5)-21=-11。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这一法律条文表述的是( )。
  • 法律原则

  • 解析:D该条属于行政许可的合法原则,因此本题答案为D。

  • [单选题]关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 解析: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犯多大的罪,便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就判处轻重相当的刑罚,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

  • [单选题]1,7,15,27,45,( )
  • 71

  • 解析:三级等差数列,8+18+45=(71)。

  • [多选题]以下属于“五过”内容的有 ( ).
  • 惟反

    惟内

    惟货 (⊙o⊙)

    惟来

  • 解析:ABCD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西周时期还对司法官违法规定了明确的刑事责任:“五罚不服,正于五过”,即凡属司法官罚不当罪、徇私枉法者,均分别按“五过”之罪加以处罚。所谓“五过”,其具体内容是:(1)“惟官”,指畏权势而枉法;(2)“惟反”,指借审判之权而报恩报怨;(3)“惟内”,指为亲属裙带而徇私;(4)“惟货”,指贪赃受贿而枉法;(5)“惟来”,指受私人请托而枉法。凡以此五者出入人罪,皆以其罪罪之。

  •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警察招考 政法干警 公选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特岗教师 国家电网 环保局考试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