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流感病毒
题目:患者男性,12岁。急起畏寒、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并有鼻塞、流涕、咳嗽、咽干、咽痛。查体:T40℃,急性病容,鼻、咽部及结膜轻度充血。肺部可闻及干啰音。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解析:1.该患者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系统症状轻,结合血常规特征最可能是流感病毒感染。
2.流感病毒不耐热、酸,对化学药品敏感,其他各项均正确。
3.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其与流感的肝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脑病一肝脂肪变综合征又名Reye综合征)相关,偶可致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25℃培养时形态学的显著特征是出现
周鞭毛
解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25℃培养时形成周鞭毛,呈翻滚旋转状运动。37℃培养无动力。
[单选题]下列有关尿液Ig定量的临床意义,错误的是
基底膜细胞间缝隙的孔径大小对IgG、IgE滤过起主要屏障作用
解析:基底膜细胞间缝隙的孔径大小对IgE滤过无直接作用。
[单选题]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的原因是
血细胞的糖酵解作用会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解析:由于红细胞内的G-6-PD可促进葡萄糖的酵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单选题]下面哪种微生物没有细胞壁
肺炎支原体
解析:立克次体典型的菌落中心部位较厚,向下长入培养基,周围较薄透明,称“油煎蛋状”。
[单选题]尿17-羟类固醇、17-酮类固醇测定时,尿标本防腐应选用
浓盐酸
解析:盐酸用于尿17-酮类固醇、17-羟类固醇、儿茶酚胺等检查,可能是由于这些物质在强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甲苯、麝香草酚等在尿液中溶解度较低,不足以消除已存在的细菌可能产生代谢产物干扰实验。40%甲醛则多用于体液中的有形成分观察。
[单选题]在Ⅱ型超敏反应中,抗体与靶细胞膜上相应抗原结合后,可通过多种途径杀伤靶细胞,以下哪项不属于其杀伤途径
诱导靶细胞凋亡
解析:Ⅱ型超敏反应抗体结合通过4种途径杀伤靶细胞,但不包括细胞凋亡。
[单选题]骨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是
溶血性贫血危象
解析:溶血性贫血危象时骨髓造血功能停滞,骨髓增生程度低下。
[单选题]细菌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特殊结构是
荚膜
解析: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界限分明,且不易洗脱的黏稠性物质,具有抗吞噬、抗有害物质损伤和抗干燥的功能。
[单选题]下述正确的一项是
缓冲液离子强度增加,补体溶血活性下降
解析:缓冲液pH和离子强度增加,补体溶血活性下降,缓冲液中钙、镁离子过量,抑制溶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