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务院提出书面质询案 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最高院提出书面质询案 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质询案 县级常委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可以向县级人大常委会对县政府提出书面质询案

题目:下面关于全国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可以提出书面质询案的说法正确的有

解析:

ABCD  关于质询案的知识点:1、中央方面:(1)接受质询案的主体(《宪法》第73条)——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2)提出质询的主体(《全国人大组织法》第16条、第33条)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但有数额要求:向全国人大提出的,必须是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必须是组成人员十人以上;(3)质询案针对的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事规则》第25条)——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2、地方方面(《地方组织法》第28条、第47条)(1)接受质询案的主体——地方各级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2)提出质询的主体——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向本级人大提出:省级、地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三人以上联名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3)质询案针对的机关——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检察院。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甲、乙、丙、丁拟设立一家商贸公司,就设立事宜分工负责,其中丙负责租赁公司运营所需仓库。因公司尚未成立,丙为方便签订合同,遂以自己名义与戊签订仓库租赁合同。关于该租金债务及其责任,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无论商贸公司是否成立,戊均可请求丙承担清偿责任 

    商贸公司成立后,如其使用该仓库,戊可请求其承担清偿责任 

  • 解析:

    【答案】AB

      【考点】发起人责任与公司责任的区分

      【解析】选项A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简称《公司法解释(三)》,下同)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合同相对人请求该发起人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公司法解释(三)》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公司成立后对前款规定的合同予以确认,或者已经实际享有合同权利或者履行合同义务,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此可知,商贸公司成立后,对该合同予以确认,或者已经实际享有合同权利或者履行合同义务的,戊才可以请求商贸公司承担清偿责任,而非当然的就有权请求商贸公司承担清偿责任。

      选项D错误。丙和商贸公司之间不是连带关系,戊不能请求丙与商贸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 [单选题]甲公司依运输合同承运一批从某国进口中国的食品,当正本提单持有人乙公司持正本提单提货时,发现货物已由丙公司以副本提单加保函提走。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乙公司可以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


  • [单选题]陆某在一百货商场购买“幸福”牌电饭煲一台,遗忘在商场门口,被王某拾得。王某拿至家中使用时,因电饭煲漏电发生爆炸,致其面部灼伤。王某向商场索赔,商场以王某不当得利为由不予赔偿。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能够成立?
  • 王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以与致损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根据


  •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进行法律移植的理由?
  • 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

  • 解析:

    法律移植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和法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法的移植的必然性,比较落后的国家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必要移植先进国家的某些法律。
      2.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决定了法的移植的必然性,市场经济要求冲破一切地域的限制,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因而就要求借鉴和引进别国的法律,特别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法律原则和规范。
      3.法制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动力,而法的移植是法制现代化的一个过程和途径,因此法的移植是法制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
      4.法的移植是对外开放的应有内容。

    新法律之所以可以而且必然要批判地继承旧法律中的某些因素,其主要的根据和理由在于:
      第一: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继性决定了法律继承性的客观存在。从根本上说,法律的继承性的依据在于社会生活条件的延续性与继承性。人类社会每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时,都不可避免地要从过去的历史阶段中继承下来许多既定的成份,生活于现实社会的一代人只能在历史留给他们的既定条件所以许的范围内重新塑造社会的形象和书写他们的历史。
      第二: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律发展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法律作为社会意味或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社会存在或经济基础;在这个前提下,又必段承认法律的相对独立性。法律的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体现。
      第三:法律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共同性决定了法律继承的必要性。法律作为社会调整或控制的技术,是人类对自身社会的性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以及其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的结晶。
      第四:法律发展的历史事实也验证了法律的继承性,法律继承不只是一个理论上可以说明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上可以验证的问题。古代封建社会的法律大量继承奴隶制社会的法律暂且不论,近代以来,英国资产阶级持续沿用英国封建时代的法律,法国资产阶级以奴隶制时代的罗马法为基础制定《法国民法典》。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保险从业资格考试 人力资源师 教师资格 社会工作者 管理咨询师 其它 教师公开招聘 营销师 行政执法资格 黄金从业资格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