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异戊巴比妥

题目:处置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不宜首选静滴5%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不宜首选碱化尿液处置中毒的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类药呈现酸性,大多数经肾排泄。因此,处置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滴注5%碳酸氢钠液静脉以碱化尿液,能够加速体内巴比妥类药物排泄。可是,异戊巴比妥的化学结构有特殊性,体内主要经肝脏代谢,碱化尿液促排的效果不及苯巴比妥。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10岁,因"发热、咳嗽、咳痰"于门诊就诊,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下列哪种药物不宜给该患者使用
  • 莫西沙星

  • 解析:本题考查氟喹诺酮类的使用注意事项。莫西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不宜应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故答案选C。

  • [单选题]药品内标签可以不标注
  • 批准文号

  • 解析:药品的内标签标示的内容包括药品通用名称、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包装尺寸过小无法全部标明上述内容的,至少应当标注药品通用名称、规格、产品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 [单选题]治疗剂量不会致使ALT活力升高的药物类别是
  • 维生素类

  •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经肝代谢,大剂量应用可呈现肝毒性的药物很多,例如抗生素(A)、抗真菌药(B)、抗病毒药(D)、他汀类血脂调节药(E)。治疗剂量的维生素类(C)不会呈现肝毒性。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C。

  • [单选题]临床试验用药物的使用应当
  • 由研究者负责

  • 解析:药物临床研究阶段应遵循《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规范要求,临床试验用药物一律不得销售。试验用药物应有适当的包装与标签,使用由研究者负责,必须保证其仅用于该临床试验的受试者,由专人负责并记录。记录应包括数量、装运、递送、接受、分配、应用后剩余药物的回收与销毁等方面信息。选项B、C、D均为干扰项。故本题最佳答案为A。

  • [多选题]凝胶剂按形态不同可分为
  • 乳胶剂

    胶浆剂

    混悬型凝胶剂

  • 解析:凝胶剂按形态不同可分为乳胶剂、胶浆剂、混悬型凝胶剂。

  • [多选题]以下药物中,可以用于解救铅中毒的特殊解毒剂有
  • 青霉胺

    依地酸钙钠

    硫代硫酸钠

    二巯丁二钠

  • 解析:解救药:1.二巯基丙醇(BAL),每次4mg/kg,每4小时1次肌注;2.依地酸二钠钙,每次12.5mg/kg(最大剂量每日75mg/kg;3.能口服的病儿尽快口服青霉胺,每日20~25mg

  • [单选题]违法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企业,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负责任人员在多久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 10年

  • 解析:从事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10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故选C。

  • [单选题]某药的半衰期为5小时,单次给药后,约97%的药物从体内消除需要的时间是
  • 25小时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半衰期。一级速率:多剂量给药,经过约5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单次给药,经过3.3个半衰期,约90%药物从体内消除,5个半衰期,约97%从体内消除。

  • [多选题]下列关于环磷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可使血清假胆碱酯酶减少,血尿酸及尿尿酸水平增加

    肝肾功能损害时,环磷酰胺的剂量应减少至治疗量的1/2~1/3

    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在肝内活化,因此腔内给药无法直接作用

    大剂量使用时应注意非血液学毒性如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及肺纤维化等

  • 解析:环磷酰胺在体外无抗肿瘤活性,进入体内后先在肝脏中经微粒体功能氧化酶转化成醛磷酰胺。而醛酰胺不稳定,在肿瘤细胞内分解成酰胺氮芥及丙烯醛,酰胺氮芥对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孕妇用药须慎重考虑,特别在妊娠初期的三个月,由于环磷酰胺有致突变或致畸胎作用,可造成胎儿死亡或先天性畸形。本品可在乳汁中排出,在开始用环磷酰胺治疗时必须中止哺乳。下列情况应慎用:骨髓抑制:有痛风病史、肝功能损害、感染、肾功能损害、肿瘤细胞浸润骨髓、有泌尿系结石史、以前曾接受过化疗或放射治疗。肝病患者慎用。不论对人体或是动物均有明显的致畸、致突变作用,特别是在妊娠胚胎的分裂相和器官的发生相造成胚胎吸收,发育迟缓,畸形如肢端异常,腭裂等等,但对妊娠的毒性可能不是终生的。

  • 推荐下载科目: 重症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病案信息技术(正高) 重症医学(副高) 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2)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儿科)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公共基础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