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药物组成 剂型特点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注意事项
题目:执业药师应熟悉常用中成药的(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中成药调剂的注意事项"。执业药师应熟悉常用中成药的药物组成、剂型特点、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等,要注意处方药物与处方上的临床诊断是否相符,是否合理,特别是对孕妇、老人和婴幼儿的用药更应引起充分的重视.当患者在药店自行购买非处方中成药时,执业药师应对患者进行指导,帮助患者选用安全有效药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治肺胃出血要药为
白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白及、三七的功用。白及收敛止血又能消肿生肌,因其主归肺、胃经,故尤多用于肺、胃出血之证,对胃溃疡出血既止血又促进溃疡愈合。三七化瘀止血,又活血定痛,且有补虚强壮之功,历来为伤科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之首选药物。
[单选题]下列有关生理因素影响口服给药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胃肠液中的胆盐能增加所有药物的吸收
解析:本题考查的要点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影响药物口服给药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理因素、药物因素与剂型因素。其中,生理因素分为:①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弱酸、弱碱性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胃液的pH约为1.0左右,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凡是影响胃液pH的因素均影响弱酸性的吸收。小肠部位肠液的pH通常为5~7.5,是弱碱性药物吸收的最佳环境。胃肠液中含有胆盐、酶类及蛋白质等物质也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如胆盐具有表面活性,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但有时也可能与某些药物形成难溶性盐而影响吸收,所以胆盐有可能增加药物的吸收,也有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②胃排空率。胃排空速率慢,有利于弱碱性药物在胃中的吸收。但小肠是大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因此,胃排空速率快,到达小肠部位所需的时间缩短,有利于多数药物的吸收。③消化道吸收部位血液或淋巴循环的途径及其流量大小、胃肠本身的运动及食物等。
[单选题]某女,因产后恶露不尽就诊,医师处方:当归12g、川穹9g、桃仁9g、灸甘草6g、炮姜6g、坤草15g、药师调剂时,坤草应付的是( )
益母草
解析:益母草--坤草茺蔚益明。
[多选题]小活络丸的功能有
祛风散寒
化痰除湿
活血止痛
解析:小活络丸的功能: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止痛。
[多选题]属于阳的事物或现象有
上升
温热
明亮
解析:目的主要在于测试对阴与阳属性的掌握。一般而言,凡剧烈运动着的、向上的、向外的、明亮的、温热的,等等,属于阳;内守的、下降的、静止的、寒凉的、晦暗的,等等,属于阴。
[单选题]断面海绵状的石斛来源于
鼓槌石斛
解析:金钗石斛:呈扁圆柱形,长20~40cm,直径0.4~0.6cm,节间长2.5~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而疏松。气微,味苦。鼓槌石斛:呈粗纺锤形,中部直径1~3cm,具3~7节。表面光滑,金黄色,有明显凸起的棱。质轻而松脆,断面海绵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流苏石斛:呈长圆柱形,长20~150cm,直径0.4~1.2cm,节明显,节间长2~6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质疏松,断面平坦或呈纤维性。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答案选C
[单选题]臭灵丹草的用量
9~15g
解析:9~15g。脾胃虚寒者慎用。故此题应选A。
[单选题]秦艽抗炎、抑制免疫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秦艽碱甲
解析:秦艽碱甲为秦艽抗炎、抑制免疫的主要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