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新生儿溶血病

题目:Rh阴性母亲,其第二胎胎儿若Rh阳性,胎儿生后易患

解析:孕妇血浆中含有Rh抗体时,当再与含相应抗原血液相遇,将引起严重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常为第二胎溶血)。因此,Rh抗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
  • CK和CK-MB

  • 解析:CK在骨骼肌、心肌、脑组织中大量存在,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小时升高,峰值在10~36小时,3~4天后回复至正常水平;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 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

  • [单选题]下列何者做PAS染色时红系阳性反应
  • 红白血病

  • 解析:红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幼红细胞PAS呈阳性反应,积分值明显增高,且多呈粗大颗粒、块状、环状或弥漫状分布。

  • [单选题]疑为白喉患者的最佳取材部位是
  • 假膜边缘

  • 解析:疑是白喉患者,可用无菌长棉拭子,从可疑的假膜边缘采集分泌物。

  • [单选题]免疫浊度测定法出现测量误差的最主要因素是
  • 钩状效应

  • 解析:钩状效应即HOOK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当抗原过量或抗体过量时直接影响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数量并最终影响检测结果。

  • [单选题]同种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起主要作用的移植抗原是
  • HLA


  • [单选题]食管鳞状细胞癌占恶性病变的( )
  • 95%以上


  • [单选题]血液分析时发现红细胞直方图出现双峰且底部变宽,此现象多见于
  • 缺铁性贫血有效治疗后

  • 解析:在缺铁性贫血经治疗有效时,红细胞可出现典型的"双形"性改变,原因是同时存在着两类型的红细胞,一种是原来的低色素红细胞,另一种是进行有效治疗后形态正常的红细胞。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计划生育(副高) 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1) 临床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临床医师定期考核 口腔学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