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属于任意的共同犯罪

题目:国家工作人员甲与普通公民乙相互勾结,由乙接受他人财物,由甲为行贿人谋取利益甲、乙的行为( )。

解析: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世界各国的宪法解释体制主要有
  • 立法机关解释制

    司法机关解释制

    宪法法院解释制

    宪法委员会解释制

  • 解析:ABCD

  • [单选题]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 解析:解析: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 [单选题]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划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这一规定始于( )。
  • 1954年宪法

  • 解析:解析:1954年宪法第54条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单选题]从物权是指从属于其他权利而存在的物权。 ( )
  • 正确


  • [单选题]写入我国1954年《宪法》而没有写入1982年《宪法》规定的有( )。
  • 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 解析:解析:写入我国1982年《宪法》而没有写入1954年《宪法》规定的有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 [单选题]听力原文:行为犯从犯罪既遂形态的角度看,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属于( )。
  • 行为犯

  • 解析: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行为犯。行为犯是指行为人实施完毕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即视为犯罪既遂。行为犯的特征之一是:只需存在法律规定的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完成,无须发生实际损害结果或存在现实的危险结果,就成立既遂。如诬告陷害罪,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本题中的罪名也符合这一特征。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成考 考研 法律硕士 考博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