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温度18~22℃,湿度50%~60%
题目:病人,男性。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用平车护送病人入病室。
解析:硬膜外麻术后病室内适宜的温、湿度为温度18~22℃,湿度50%~60%。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慢性肺心病患者给氧方式为
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解析: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氧。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患者刚出院,对病床单元的处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立即铺好暂空床
解析:患者出院后,要整理床单位,撤下被服,放入污物袋,并根据病情决定清洗消毒方法,非一次性使用的痰杯、便盆需要用消毒液浸泡,床旁桌椅要用消毒液擦拭,床垫、床褥、棉被等放在日光下曝晒或是紫外线消毒,之后病室要开窗通风。此后铺好备用床,迎接新患者。A、B、C、D均是患者出院后的处理内容,只有E中铺暂空床不对,所以答案是E。
[单选题]在健康传播过程中,传播行为引发者是
传播者
解析:1.传播者,又称传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
2.传播媒介又称传播渠道,是信息与讯息的载体,也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的纽带。
3.受传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单选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和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是( )
感染
解析:吸烟使支气管纤毛运动受抑制、气管净化功能减弱、肺泡中吞噬细胞功能减弱,这些都有利于细菌移植到支气管,吸烟与慢支的发生相关,故排除A;大气污染对支气管黏膜造成损害,纤毛清除功能下降,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与题干不符,故排除C;遗传因素可能是慢支的易患因素,与题干不符,故排除D;变态反应可使气管收缩或痉挛,与题干不符,故排除E;反复、长期的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慢支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
[单选题]冠心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
冠脉造影
解析:冠心病确诊做冠脉造影,当管腔狭窄超过70%会严重影响冠状动脉血管。
[单选题]帕金森病特有的姿势是
弯曲前倾
解析:特征性屈曲姿势:立位时头部稍稍向前探出,膝部稍稍弯曲,上体稍稍前屈,呈特征性前倾姿势。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和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
遗传因素
解析:反复、长期的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其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