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对侧单个肢体的中枢性瘫痪

题目:皮质运动中枢损害后的肢体瘫痪表现为

解析:皮质运动中枢的局限性病变表现为单个肢体(或面部)的中枢性瘫痪,称为单瘫。所以正确答案为B。凡是有周围性瘫痪、四肢瘫、偏瘫者均为迷惑性答案。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胆道手术时,下述不是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是
  • 胆囊积液

  • 解析:胆总管探查的指征包括术前B超、MRCP等提示胆总管内有超过1cm多发结石或肝内胆管有结石,胆总管扩张怀疑胆总管下端有梗阻但不能明确者,有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反复发作胆绞痛、胆管炎,有胰腺炎病史。故本题选E。

  • [单选题](2000)有关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Ph染色体仅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解析:虽然90%以上的慢粒病人可出现Ph染色体,但也可见于粒、红、巨核及单核细胞等,其他干扰答案均为正确叙述。

  • [单选题]淋菌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的传播途径为
  • 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

  • 解析:淋菌性生殖道感染主要由性接触直接传播,偶可通过带淋球菌的浴盆、衣物、毛巾和手等间接传播。淋球菌侵入尿道表面黏膜后,逐渐侵入黏膜下组织。故本题选C。

  • [单选题]应激反应时血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
  • 皮质醇

  • 解析:此题是记忆题,考查考生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应激中作用知识的掌握。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如创伤、饥饿、感染和精神紧张等),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浓度立即增加,这一反应称为应激。应激反应中,ACTH和皮质醇浓度增加有助于机体提高对抗有害刺激的耐受力,以渡过“难关”。切除肾上腺皮质后的动物在遭遇应激刺激时易死亡。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催乳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等也增加,但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和雄激素不增加,所以正确答案是C。

  • [单选题]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者应慎用的药物是
  • 镇静剂

  • 解析:多数镇静催眠抗惊厥药不宜用于COPD患者。        镇静催眠抗惊厥药分为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和其它类。 1、巴比妥类:镇静作用可能是由于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层转入抑制,而达治疗目的。抗癫痫作用在于抑制中枢神经系单突触和多突触传递,也增加运动皮质的电刺激阈值,从而提高了发作的阈值;抑制放电冲动从致痫灶向外扩散。大剂量使用时呼吸抑制,甚至可因呼吸麻痹致死。 2、苯二氮卓类:为中枢神经抑制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随着用量的加大,临床表现可自轻度的镇静到催眠甚至昏迷。因其抑制呼吸中枢,可加重通气衰竭。 3、其它类:需视具体的药物而定。        由此我们可知存在COPD及其它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疾病时,要极其慎重使用镇静催眠抗惊厥药。在这类药的说明书中,很多药都明确指出禁用或慎用于严重肺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颅脑损伤呼吸中枢抑制者。

  • [单选题]关于小儿神经反射的描述,错误的是
  • 2岁以下小儿巴宾斯基征阳性属病理现象

  • 解析:小儿正常神经反射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一定变化。巴宾斯基征属锥体束征,锥体束的髓鞘化至2岁完成。故对于2岁以下正常儿童,当外界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入大脑时,速度慢,易于泛化,不宜在大脑皮层内形成明确的兴奋灶,巴宾斯基征即可呈现阳性,不属病理现象。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胸心外科(正高) 中医全科学(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LA医师 放射医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