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球后视神经炎

题目:乙胺丁醇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解析:应用乙胺丁醇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视力模糊、球后视神经炎、眼痛、红绿色盲。A、B、C、D四种不良反应均有可能发生,但不是最常见的。故本题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72岁。突发头痛10小时,昏迷8小时。头颅CT:右额叶出血,1小时来呕暗红色血2次,共约350ml。无慢性肝病史。最可能的呕血原因是
  • 急性胃黏膜病变

  • 解析:此病例为脑出血,患者突发呕血,考虑为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能性大,即应激性溃疡形成,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之一。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呼吸过速的原因
  • 颅内压增高

  • 解析:引起呼吸过速的原因多样,可以是呼吸系统本身疾病所致,也可以是中枢神经、心血管、腹腔、胃肠道、代谢、内分泌和血液等系统疾病导致。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往往因呼吸系统疾病或控制、影响呼吸的器官或组织病变导致呼吸功能不全的早期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而危急生命。婴儿因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一旦疾病影响呼吸更易发生气促和呼吸窘迫。颅内压增高不会引起呼吸加快

  • [单选题]关于成人肾肿瘤描述,错误的是
  • 早期出现腰部包块

  • 解析:肾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男:女为2:1;发生于肾实质的肾癌多见,病变初期可无任何症状,仅经体检发现。临床常见症状为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疼痛、肿块。X线片示患侧肾影增大,不规则。而腰部包块出现时已是晚期。因此选C。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多发生于起病
  • 7天之内

  •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另外室间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可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故本题答案为C。

  • [单选题](2013)与中骨盆狭窄无关的是
  • 骶尾关节活动度

  • 解析:中骨盆狭窄主要见于男型骨盆及类人猿型骨盆,以坐骨棘间径及中骨盆后矢状径狭窄为主。类人猿型骨盆,盆骨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盆骨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坐骨切迹较宽,耻骨弓较窄,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骶骨往往有6节,类人猿型骨盆较其他类型深,我国妇女约占14.2%-18%。男型骨盆,骨盆入口约成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矢状径较短。骨盆腔呈漏斗形,往往造成难产。少见,我国妇女仅占1-3.7%。

  • [单选题]受检者端坐位,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受检者屈曲的肘部,并用左前臂托住受检者的前臂,将左手拇指按在受检者肘窝部肌腱上,然后右手持叩诊锤叩击检查者的左拇指,正常反应为肘关节快速屈曲,此反射为
  • 肱二头肌反射

  • 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应用分析题。考查考生对各种生理反射的理解。腓肠肌位于下肢,而检查部位在上肢,故选项A是错误的。有关深反射的表述中没有肘反射这一术语,因此,B也是错误的。桡骨膜反射和肱三头肌反射虽然也是检查上肢的深反射,但与题干提供的检查部位不符,故选项C、D也是错误的。从检查部位到反应方式的说明中不难看出这是肱二头肌反射,故选项E是正确的。

  • [单选题]周围型肺癌的典型X线影像特点不包括
  • 胸壁空洞,内见液平面

  • 解析:周围型肺癌X线最常见的是肺野周围孤立性圆形或椭圆形块影。块影常呈现小的分叶,边缘模糊粗糙,常显示细短的毛刺影。癌肿中心部分坏死液化,可见厚壁偏心性空洞,内壁凹凸不平,很少有明显的液平面。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核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药学(师)(代码:201)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儿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