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悬浮红细胞
题目:男,38岁。因胃癌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前查Hb110g/L,术中失血约1100ml,已输入平衡盐溶液2000ml,术后第1天感胸闷、气促。查体:T37.0℃,BP100/60mmHg。实验室检查:Hb80g/L。最好应给患者输注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补充血容量,凡一次失血<500ml者,机体自身可代偿,不需额外补血容量。当失血量达总血容量10%~20%(500~1000ml),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治疗方案,输入适量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代用品;当失血量达总血容量20%(1000ml)时,除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外,还应适当输入浓缩红细胞,该患者失血1100ml;失血量超过20%,还应输注悬浮红细胞。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终止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是( )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解析:终止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200J能量进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单选题]一新生儿,胎龄36周,生后3小时出现呼吸困难,青紫,伴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呈进行性加重,双肺听诊呼吸音减低,诊断最大可能是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解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其病理特征为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故本题答案为C。
[单选题]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治疗作用与副作用
解析:药物具有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指药物所引起的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是有利于防病、治病的作用。 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最常见的原因是
感染
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多见的急性加重原因是细菌或病毒感染。
[单选题]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
隐性感染
解析:病原体被清除的特点是病原体在体内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携带状态的特点是引起轻度病理损害,而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潜伏性感染的特点是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易成为传染源;显性感染导致组织损伤,引起严重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隐性感染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是传染病中最常见的表现。故选B。
[单选题]关于第三产程的处理下述错误的是
胎儿娩出后出现胎盘剥离征象时即按摩子宫壁娩出胎盘
解析:接产者不应在胎盘尚未完全剥离时用力按揉、下压宫底或牵拉脐带,以免引起胎盘部分剥离而出血或拉断脐带,甚至造成子宫内翻。应确认胎盘已完全剥离时,再协助娩出胎盘,按摩子宫是在胎盘娩出后才能进行,故A错误。若第三产程超过30分钟,胎盘仍未排出且出血不多时,应排空膀胱后,再轻轻按压子宫及静注子宫收缩剂,仍不能使胎盘排出时,应行手取胎盘术。
[单选题]可引起继发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是
外伤性垂体柄断裂
解析:继发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主要病因有:①垂体柄损伤:如外伤、垂体或蝶鞍区手术、肿瘤压迫等;②下丘脑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创伤、肿瘤、结节病及组织细胞病、神经性厌食、中毒(长春新碱等)等。
[单选题]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常见的静脉交通支循环部位不包括( )
下肢
解析:门静脉高压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绝大多数病人由肝硬化引起,少数病人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梗阻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因素。当门静脉血不能顺利通过肝脏回流入下腔静脉就会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表现为门-体静脉间交通支开放,大量门静脉血在未进入肝脏前就直接经交通支进入体循环,从而出现腹壁和食管静脉扩张;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肝功能失代偿和腹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