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白塞病

题目:患者女性,38岁,反复口腔溃疡10年,交替发作虹膜炎3年,近3个月出现外阴溃疡伴腰背部及下肢疼痛,查体:双颊黏膜可见散在溃疡,心率80次/min,律齐,左骶髂关节压痛(+)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Barrett食管的临床症状为
  • 反酸和胃灼热

    胸骨后痛

    出血

    穿孔

  • 解析:BE本身并无症状,其症状主要是由于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所引起的。多数患者最初有GERD症状,如胃灼热、反流、吞咽困难。常见症状多见于餐后及做某些动作引起反流时,弯腰、腹内压升高或夜间睡眠时可出现胸骨后烧灼样不适以及胸痛。胸痛可表现在剑突下或胸骨后,疼痛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类似心绞痛,疼痛可通过饮食或服用抗酸药物缓解。Barrett食管并发症包括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狭窄、溃疡、穿孔、出血和吸入性肺炎等。

  • [多选题]送检粪便标本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寄生虫检查应连续3d取标本送检

    检查阿米巴滋养体标本应保温送检

    无粪便时可灌肠取标本

    血吸虫孵化毛蚴标本应不少于10g粪便

    隐血试验素食3d后取标本

  • 解析:1.粪便采集时的要求(1)粪便常规(RT)及隐血(或称潜血,OB)试验?用容器内的小勺挑取少许新鲜粪便(约小黄豆大小),应选择其中有脓血、黏液的部分或颜色异常部分,如无异常,则可自粪便表面不同部位及粪便深处多部位取材,标本量一般30~50mg,放入干燥清洁有盖的塑料盒内1小时内送检。无粪便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诊获取粪便。灌肠后的粪便常因过稀及混有油滴等而不适宜检验。(2)粪便寄生虫检查标本?检查阿米巴滋养体应于排便后立即从脓血性或稀软部分取材,立即送检。患者在家中留取标本时,送检过程中应采取保温措施,因为阿米巴原虫可在低温下失去活动力从而不宜查到。检查蛲虫卵时,在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四周皱襞处拭取标本,寄生虫卵标本立即送检。应连续送检3天,以避免因某些原虫或蠕虫的周期性排卵现象而漏检。(3)粪便微生物检查标本?应采用无菌有盖容器。普通细菌培养:取有脓血、黏液部分的粪便3g以上,液体粪便取3mL以上置于无菌瓶中,立即送检。难辨梭菌培养及难辨梭菌毒素检测:粪便标本应充盈整个无菌小瓶,立即送检。2.粪便采集时的注意事项(1)标本应新鲜,采取标本后应立即送检,不能超过1小时。标本久置可因pH及消化酶等因素而使粪便中细胞成分分解破坏。粪便标本不应用卫生纸包裹,请直接装入不吸水的便盒内,以防水分丢失细胞被破坏。(2)标本中不可混有尿液,更不可从尿壶或便盆中采取粪便标本,不得从尿布上取粪便标本,因为尿液可使粪中柔弱的原虫致死,能使粪中胰蛋白酶活性检查结果增高。(3)应避免混入尿液、水、其他物质,以免破坏有形成分,使病原菌死亡。粪便标本中也不可混入植物、泥土、污水等,因腐生性原虫、真菌孢子、植物种子、花粉易混淆实验结果(4)隐血试验时应避免在检验前3天服用大量维生素C,禁食动物性食物,血类食品,并禁服铁剂,铋剂,避免混入经血、尿液、如口鼻出血有过吞咽也会影响结果。应连续送检3天。

  • [多选题]属于平息内风的方剂是( )
  • 镇肝熄风汤

    天麻钩藤饮

    大定风珠


  • [多选题]大动脉炎病理的基本病变是
  • 肉芽肿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急性渗出


  • [多选题]AFP的临床意义
  • 非恶性肝病可一过性升高

    持续性升高肝细胞癌可能性大

    胆管细胞癌阴性

    转移性肝癌常阴性

  • 解析:继发性肝癌:常有原发癌史(胃肠道及胰腺肿瘤多见,肺癌及乳腺癌亦不少见),常无肝病背景,H8V和HCV均为阴性。各种显像常示肝内有大小相仿、散在的、多发占位。超声有时可见“牛眼征”,且多无肝硬化表现。AFP多阴性(个别胃癌、胰腺癌肝转移者也可出现AFP阳性)。

  • [多选题]多发性肌炎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 四肢远端肌群受累者不足1/4

    骨盆带及肩胛带肌群最易受累

    50%的发生颈部肌肉无力,25%可见吞咽困难

  • 解析: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肌无力、肌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清,主要临床表现以对称性四肢近端、颈肌、咽部肌肉无力,肌肉压痛,血清酶增高为特征的弥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多为亚急性起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年以上多见,女性略多。

  • [多选题]对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髋部骨折时多发生在股骨颈

    多见于椎体压缩性骨折

    常伴有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

    骨质疏松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

    轻微活动即可诱发骨折


  • 推荐下载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胸心外科(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妇产科学(副高) 眼科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医学检验(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