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行气、活血

题目:中药性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古时称为四气。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不同的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解析: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 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紫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止痛、川芎活血化瘀等。故正确答案为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治疗大头瘟的方剂有( )
  • 通圣消毒散

    加味葱栀桔梗汤

    普济消毒饮

    七鲜育阴汤


  • [多选题]咳嗽一病的转归与下列何因有关
  • 诊治是否得当

    身体素质

    正气强弱

    病位深浅

    病情轻重


  • [多选题]湿热类温病气分证治主要证型有( )
  • 湿重热轻,困阻中焦

    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热重湿轻,蕴阻中焦

    暑湿积滞,郁结肠道

    湿热蕴毒


  • [多选题]痿证的病因是
  • 湿热浸淫

    感受温毒

    饮食毒物所伤

    久病房劳

    跌扑瘀阻


  • [多选题]患者心烦不寐,心悸不安,腰酸足软,健忘耳鸣,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少苔,脉细数。可选用
  • 朱砂安神丸

    天王补心丹

    六味地黄丸


  • [多选题]下列哪项属于温燥的临床特点
  • 咯痰不畅或痰中带血

    口渴喜饮

    舌红少苔,脉细数

    大便干结


  • [多选题]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悸》提出心悸病因不外为
  • 气虚

    痰饮

  • 解析:成无己《伤寒明理论· 悸》提出心悸病因不外气虚、痰饮两端。故本题选AD。 避错:本题易漏选D。成无己曰:“其气虚者,由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 为悸也;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 心不自安,则为悸也”。应熟悉掌握心悸的历史沿革。

  • [多选题]肺胀后期常见的变证有
  • 气不摄血

    痰迷心窍

    肝风内动

    阴阳消亡

    阳虚水泛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妇科学(正高) 中医眼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